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冈村宁次上任已经半年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绝大多数的人以为,冈村宁次上任后必然会对中国军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对手不是马铮所部就是八路军。
然而事情却有点出人意料,半年的时间内,冈村宁次除了与马铮所部试探性的打了一仗外,其余的时间却表现得很安静。
这段时间,不管是日军还是国军亦或者是八路军,都难得的过了一个安宁的年。
但是,没有人知道的是,冈村宁次之所以一直没有进攻,并不是怕了,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他一直在积蓄力量,为接下来的进攻做准备。
华北方面军经过绥西战役之后,所部损失惨重,兵力大为减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冈村宁次一上任就和大本营申请,要求往华北调配更多的部队。
经大本营研究决定,将75个新建步兵大队调往中国战场,其中52个大队将会配给华北方面军。
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大约为一千人,52个步兵大队就是5万两千人,相当于三个丙等师团。
4月初,最后一批援兵在塘沽登陆之后,华北方面军的总兵力再次恢复了32万人。
有了底气的冈村宁次,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只不过接下来如何选择目标,则成了摆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一干指挥官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之前就说过,华北方面军眼下所面对的敌人共有三部分,国民政府中央军,地方实力派以及八路军。
在这三部分敌人里面,中央军实力最强,兵力也最多,他们控制着一战区和二战区以及冀察战区大量的城镇,又依托中条山修建了大量的永久性阵地,多田骏时期的华北方面军曾连续多次进攻中央军的防区,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
国军实力派次之,这些人当中包括盘踞的晋南、陕东的阎锡山所部,控制着绥察地区的马铮所部、控制着河套地区的傅宜生所部。
这些地方实力派虽然都是偏居一隅,但是手下却都有十几万甚至于几十万部队,战斗力也不弱。
再就是八路军了,尽管现在日军并不清楚八路军一共有多少作战部队,但是这些人聚如一团火,散如漫天星,想要找到他们的主力是非常困难的。
很可能日军出动十几万大军将整个防区都犁上一遍,都不可能早到八路军的主力。
所以冈村宁次上任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先打马铮所部。
结果却发现,这支部队的实力实在是有点出乎他的预料,在小部队突袭的战术失败之后,冈村宁次再一次见识到了马铮所部的难缠。
知道这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后,冈村宁次这次将目标转移到了国军其他部队的身上。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这次冈村宁次决定将目标转移到晋南中条山地区的国军部队,准备发起晋南会战。
中条山位于豫晋陕的交界处,这条山脉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地形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
中条山横广170公里,纵深50公里,地跨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
因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此时中条山地区有近20万国民党军队存在,牵制了日军的三个师团的兵力,而如果将其剿灭,日军就可以将这几个师团全部腾出来,然后用于进攻
因而冈村宁次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决定发动中条山战役。
冈村宁次是一个胆大心细且极具才华的人,这一点从日本高层对他的评价就能看出一二,他们说冈村宁次是“在统率及作战方面都是罕见的名将”,是“兼备明智、卓见、果断、意志坚强等优秀品质”的人才。
甚至于还有人认为,冈村宁次最后成为百万中国派遣军的总司令,乃是理所当然。可惜为时过晚,实为遗憾。
不同于多田骏指挥作战的时候那般暴躁,冈村宁次在制定好作战计划后并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先在地形沙盘上反复推敲整个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则是命令参谋部的人员往返于各个军团、师团之间,为此次大战做准备。
为了能达到绝杀中国军队的目的,冈村宁次又向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求援,请求派遣更多的精锐部队北上参战。
而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也没有让冈村宁次失望,他们不顾警备地区治安状况恶化的情况,决定从华中抽调第17、第33两个师团,配属华北方面军。
此外,日军方面还决定从关东军调集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主力,在运城、新乡两个机场展开,担任空中配合。
接着,华北方面军得到了这些增援之后,当即将其所辖兵力作了适应性调整,编成了参加中条山会战的序列——第1军:第33、第36、第37、第41师团,独立混成第4、第9、第16旅团。
除了上述部队外,第一军司令部还准备了一部分预备队,包括第21、第35师团以及原配属35师团之骑兵第4旅团一部及第3飞行集团,总兵力约10万余人。
为了配合对中条山的进攻,1941年上半年,日本组织63个大队的兵力,对中国东南沿海首先实施封锁。
同时,在正面战场实施了所谓灵活的速战速决的作战,即发动豫南、上高战役。
并于1941年3月,发动了中条山的外围作战。
此次作战,日军以第36师团发动对第27军作战,此战非常的顺利,日军不但打击了集结在晋东南陵川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27军,还在总攻开始前形成了有利的态势。
随后,日军又以第37、第41师团为主力,发动对第15军作战。
他们在翼城以南、绛县以东地区袭击了与主力脱离的第15军,虽然给第15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却没能全歼这支国军。
经过周密的部署,日华北方面军着由第1军从山西省方面攻击,直辖第21与第35师团从河南省方面攻击,决心置作战地区于张马—垣曲一线,分成东西两个地区,把重点始终保持在西部地区。
日军企图在正面利用已设阵地及黄河的障碍,以挺进部队切断退路,从两侧地区神速楔入突破敌阵,将中国军队完全包围。
接着以迅速的内部歼灭战和反复扫荡,将包围圈里的中国军队完全围歼。
此次作战,日军从2月底就开始筹备,从4月底便开始频繁调动部队,并制造种种谣言,以此为掩护完成了进攻中条山的部署。
到5月初,日军已经将第36、37、41师团及第3、9独立旅团,伪24师,分布于中条山西面之绛县、横岭关、闻喜、夏县、安邑、运城、解州、永济、风陵渡、河津及闻喜、夏县以北各地区。
第33师团附第4独立旅团分布于阳城、芹池、沁水一带。第35、21师团及伪军张岚峰、刘彦峰分布于温县、沁阳、博爱、董封、新乡、焦作、高平、长子、陵川等地区。
万事俱备,只欠冈村宁次的一声令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