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隔着层纱帘,群臣定会看到郭太后那震惊无比的脸庞。
她吞了吞喉咙,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那份联名书递了进来,郭太后郑重地接过,低头观看。
上面洋洋洒洒地写着许多名字,一些没资格参加朝会的小官,例如崔赞、博士张范、卫瓘等人名字都赫然在列,甚至还有未到场的外镇的将军,夏侯霸等人。
可是
永宁宫殿内沉默了许久,郭太后的声音终于从纱帘中传出。
“诸卿皆是朝中重臣,国之栋梁,既然诸卿都认为陛下之德行,不足以承天业,奉宗庙,本宫又有何理由拒绝?”
“只是本宫有一点不解。”
桓范出列言道:“请太后示下。”
群臣中,三公中的两位虽在列,但还是把群臣代表的机会让给了大司农。
“这表上,为何没有丞相的名字?”
桓范道:“丞相受先帝托孤之重,又是陛下之(表)叔父,看着陛下就像看自己孩子一般,丞相他实在不忍。”
接着话锋一转:“然,丞相若是不忍辜负先帝,却会因此辜负了社稷啊,故而臣等才来向太后请示,望太后做主,以社稷为重。”
郭太后恍然这是先斩后奏啊!
奉明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这种时候她怎么敢独自做主。
虽然有群臣兜底,即便是当场应下也没什么不妥,可奉明之前从未跟自己讨论过废立之事,她真的不清楚对方是否有被群臣裹挟。
一阵纷乱的思考,郭太后沉声道:“废立之事,关乎国本,上表没有当朝首辅的签名,恐怕不妥,此事再从长计议吧。”
“太后,臣”
“不必多言。”郭太后鼓起勇气,拿出临朝称制的威压。
“是。”
“臣等告退。”
【曹据,父—太祖武皇帝,母—环太妃,建安十六年,封范阳侯。
建安二十二年,徙封宛侯。
黄初二年,进爵章陵公。
三年,徙封章陵王。
同年徙封义阳王。
同年徙封彭城王。
同年又徙封济阴王。
四年,改封定陶王。
太和六年,改封彭城王。】
放下这本卷宗,他又拿起手边另外一份。
【曹彪,父—太祖武皇帝,母—孙妃。
建安二十一年,封寿春侯。
黄初二年,徙封汝阳公。
三年,徙封弋阳王。
同年,改封吴王。
五年又徙封寿春。
七年,又徙封白马。
太和六年,改封楚王。】
夏侯献看着彭城王和楚王的这两份履历,摇头轻笑,曹丕是真的爱了爱了。
接着他又拿起另外一份。
【曹霖,父—文皇帝,母—仇昭仪。】
大致扫了一眼,作为曹丕的儿子虽然没有了迁来徙去的命运,但黄初三年曹霖被立为河东王。
五年,诸王一律降为县王。
直到曹叡继位,他才再一次被封为郡王,改封东海王。
他有两个儿子,嫡子东海王世子曹启;庶长子高贵乡公曹髦。
就在这时堂外走来一府吏,步履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