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才可不知道远在长安的李世民两兄弟为了他晒出来的海量的盐出手布局,准备阴对方一下,他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晒盐的各项事宜。
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有了小莱村的成功示范,其他村庄的村民们根本不需要劝说,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请求高良才到他们村子建立盐场,并保证全力配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几个村子的晒盐场同时开工,场面热火朝天。
有了小莱村的经验,建设其他的晒盐场变得容易多了,只需按照同样的方法划定好区域,让村民们开始挖掘即可。
所有的工匠都被派往各个村子的工地上监督施工,确保工程按照要求完成。
十天后,各大晒盐场相继完工,高良才实现了200组晒盐池的建设,总计上千亩的晒盐场大计得以实现。
夏日的阳光炙热,上千亩晒盐场一片繁忙的景象。莱州刺史忙得不亦乐乎,他不断地派人去运盐,但似乎永远赶不上盐场的产出。盐堆在各大盐场里,形成了一座座壮观的盐山,宛如银白色的海洋。
莱州的盐被运到河间,在这里装船运回长安。李世民派出了五艘能装载30万斤货物的大船,一次运走150万斤盐,但还是拉不完。大量的盐还得堆在码头边上等待第二批船的到来。
这时,高良才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晒盐场的建造已经完成,整个运作也上了正轨。只要留下几个工匠负责晒盐场的运作就可以了。于是,他准备回长安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唯独还有一件事让他放心不下,那就是他要酿造的酱油。
大唐时代还没有酱油这种美味的酱料,所有的酱料都是肉酱,用来蘸海鲜还是差了点。在建设晒盐场的闲暇时间,他决定找一些村民来试着酿造酱油。
对于酿造酱油,他也只是略知一二。他让村民们挑选一些品质上乘的大豆,然后将大豆浸泡在水中去除杂质和坏豆,清洗干净后磨成细粉。接着,将磨碎的大豆粉与小麦和麸皮混合均匀,再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至熟透。
接下来,将蒸煮好的原料放入大缸中,加入适量的盐水,让原料进行自然发酵。
按照古法酿造酱油的工艺,讲究的是日晒夜露。这上百个大缸在阳光下敞开盖子晾晒,晚上又要被露水打湿。遇到下雨天,村民们还要盖上盖子防止雨水进入,还要经常用棍子搅拌。
这样经过不知道多少日子,才能酿成酱油。
高良才突然想起广告里说,要晒足180天才能酿出美味的酱油。他暗自思量,自己可等不了这么久了。于是,他决定将剩下的工作交给小莱村的村正,由他来指挥。无论最终能否成功酿出酱油,都要村正给他传个消息。
如果酿造成功,高良才打算将酱油运回长安,让更多人品尝到这种美味的酱料。就算不成功,也当作一次试验,交点学费罢了。
小莱村的村正高兴地接过了这个差事。毕竟,不用他出钱,人家还预先支付了工钱。不管这酱油能不能做成,他们肯定不会亏本。
当然,村正还是很希望能将酱油做成的。如果真如高良才所说,酱油比现在的酱料更加鲜美,那么酱油必然是一个大产业。只要他们掌握了这门手艺,子子孙孙都不用担心没饭吃了。
七月底,一切准备就绪,高良才终于踏上了返回长安的旅程。
他们依然选择了坐马车从陆路回去,因为走水路回长安是逆水而行,速度太慢,而且现在每艘船都装满了盐,高良才也担心在船上待久了,有被腌成咸鱼的可能。
回程的路上没有了堆在车厢里的铜钱,大部分工匠也留下管理晒盐场,他只带了秦成周、高升,还把王小虎这两个小子也带上了,由程咬金和岳寒带着士卒一路护送。
人也少了,车厢轻了许多,走得快了许多,走了20多天,到八月二十那天,洛阳那高大的城墙已经遥遥在望。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即使已经看到了洛阳的城墙,却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但洛阳已在眼前,长安还会远吗?
带着即将回家的喜悦,高良才下车上马,与程咬金等人策马狂奔,向着洛阳而去。
跑了没多远,他们就看到前面有一支长长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上前一问,竟然是运送他们在莱州晒出的盐的车队,这真是意外之喜。
莱州的盐先经由程刺史派出的车马运回水路,装船逆流而上,最后在离洛阳不远的小镇下船装车,由车队运回长安。
这个过程耗时颇长,以至于这些盐比高良才他们早了一个月就出发了,但在洛阳被他们追上了。
既然与车队相遇了,高良才他们一合计,干脆护送着车队一起回长安吧。
于是,长长的运盐车队里又多了一队骑兵护送,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城。
洛阳城门大开,庞大的车队缓缓驶入城中。
两个身穿普通衣物的人站在城门旁,他们看似漫不经心地闲聊着,却时刻注视着缓缓入城的车队。
“这就是秦王的车队,你看,这些车上插的旗帜,上面正是秦王的徽记。”
“应该没错了,这车队望都望不到头,这是有多少东西啊?”
“你看那车辙子在地上犁出的印记,这么深的印记,车上用的东西肯定很重。”
“这么重的东西,定是粮食没错了。”
这两人正是李建成派出的密探。
三言两语间,两个密探就认定了李世民运送的是粮食,这也是他们先入为主,一早就认为这次运的是粮食所至。
不过,他俩还算谨慎,打算再试探一下,得到准确的情报。
“老三,一会儿找个机会,接近一辆粮车,把这个签子插进去,再抽出来,就可以知道里面装的是不是粮食了。”
“没问题,瞧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