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说:“对了,我退休后闲来无事,写了一本相当于自传的东西。
不是为了发表出版给人看的,只在家庭内部传阅。
现在的孩子们,对以前的事情,太遥远太陌生了。
但我的孩子们他们没时间看,也不爱看。
随便翻了两页就丢开了。”
赵耀说:“我能否看一看?”
老太太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赵耀,“当然可以了,我随身就带着一本。
你知道的,一个癌症病人的记忆力不是很好。
希望你能仔细看看,最好我下次来的时候,你能给我那个问题的答案。”
下班很久了,整个写字楼只有赵耀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赵耀合上书,他终于看完了老太太的自传。
赵耀读自传的时候,就像对面坐着那个老人,声音平静而缓慢地讲述自己的一生。
老实说,老人的这本自传,文笔不算太好,应该也没有经过润色修改。
如流水账一般,基本按照时间娓娓道来。
但赵耀要看的,就是这种平和的记事,而不是经过美化修辞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写给别人看的,记忆会经过修饰。
只有这种如黄土地般朴实的平实记录,才是老人的真实人生。
老人的人生不算传奇,但也是荡气回肠。
她是经历过艰苦岁月,战火洗礼,枪林弹雨的人。
一般人或梦中或幻觉中看到死神,都会觉得心惊胆寒。
看完自传,赵耀终于知道,老人在看到死神时一点儿不感到害怕的原因。
她无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她在战场医疗队,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无数次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人命。
她在炮弹轰鸣声中从容地做手术。
从前线回来不到一年时间,她又自愿报名了出国援助任务,和医疗队一起,在疟区呆了六个月。
他们虽然是医生,但因为人手紧缺,物资匮乏,他们不仅要治疗疾病,同时还要管病人的吃喝,甚至大小便也是他们处理。
赵耀对这样的人生是十分敬佩的。
这样的人生坦坦荡荡,写满了“奉献”二字。
哪有什么要藏在心中的秘密。
第二天下班后,赵耀又将书看了一遍。
时间存在的理由,就是避免人生中的所有事情同时发生。
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大事时间轴。
人生大事时间轴,能全景式展现一个人的时间疏密。
他想整理出老太太的时间轴。
时间轴不仅是一个可以将人的一生摸清的象限,而且是可以反映人生各个阶段心理的坐标。
赵耀还是第一次用这种理性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
经过几天的研究,赵耀终于发现了这本自传中的不对劲的地方。
老太太对时间的感知出现了问题。
1889年,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了两种时间理论,他将时间分成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
简单来说,客观时间就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时间,分、秒、时、天、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