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是,并仍然是西方列强炫舞的大舞台。
曾经上海划分了许多外国人专属居住区,有公共租界、法租界和日租界。
公共租界诞生于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帝国与英国签署了《南京条约》,清政府除了向英国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割让香港岛以外,还开埠了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口岸,即所谓的“五口通商”,并且在其开埠的口岸相继取得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划定租界和最惠国待遇。
随后,英国人在外滩划定了英租界,美国人在虹口开辟了美租界,法国人在卢湾划分了法租界。
1854年,英美联合成立上海工部局,统一管理租界区,该区域便称为公共租界,或者国际租界。
后来,日本海军陆战队占据了公共租界东区和北区,公共租界一分为二,苏州河以北为日租界。
来到上海才三天,阎翰林就感触到这个充满社会矛盾的国际大都市紊乱不堪的脉搏。不过,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城市对他执行任务非常有利,因为这里布满了各个国家的情报网,是东亚情报的集散地。
于此同时,上海也布满了警察、密探、特务、巡捕和黑社会,以及叛徒,所以阎翰林他们不得不倍加地小心。
正如苏友文所说的那样:“一路上千小心,万小心,到了上海却出了事。”
昨天中午,阎翰林的箱子被盗了,藏在箱子夹层的“田中奏章”不翼而飞,“黄雀计划”等于前功尽弃,这让阎翰林他们的情绪糟糕到了顶点。
昨晚,上海又下了一夜的雨,房间阴冷潮湿,仿佛阎翰林他们阴郁的心情。
苏友文闷闷不乐地说:“英伦宾馆运气不足,煞气有余,咱们不如换个地方住。”
“就是,住在这里倒了八辈子的邪霉了,还不然趁早挪个地方。”李寿星抱怨道。
阎翰林拉着脸说:“不换,箱子是在这里丢的,我们就从这里找。”
“‘黄雀计划’已经半途而废了,我们待在这里干嘛?”苏友文问。
“‘黄雀计划’不但前功尽弃,还闹出这么个笑话,咱们回去怎么给少帅交代?况且,少帅能饶过咱们吗?”李寿星垂头丧气地说:“还不如散伙算了,大路朝天,各走一方,咱们不如各谋各的出路。”
“不,我不能走,要走你们走!”阎翰林倔强地说,“任务没完成,我无脸见东北父老!”
苏友文瞪了李寿星一眼说:“我不走,要走你走!”
“难道我说错了吗?”李寿星有点不服气。
苏友文指着他说:“瞧你那怂样,关键的时候撂挑子,你还是男人吗?”
李寿星被噎住了,“我-我-我”了半天,说不出下文。
在雨中,一位穿着雨衣、从头蒙到腿的男子,从黄包车上下来,左手提着一支箱子,右手正准备敲石库门,被一个门卫拦住了,“你找谁?”
另一个门卫见男子神秘、可疑,警觉地把枪一抖问:“你是谁?”
那男子不慌不忙地说:“我找你们康站长。”
“有预约吗?”前一个门卫问。
“有。”男子回答。
“你是哪个部门的?叫什么名字?”另一个门卫抓起值班电话说:“我打电话问问康站长。”
男子犹豫了一下说:“你告诉康站长,有个姓贺的给他送箱子来了。”
门卫打完电话,赶忙把门推开说:“贺把头请进,康站长正在大堂等你呢!”
贺把头“哼”了一声,抖掉雨衣帽,迈着大步跨入石库门。
“哈哈-是贺把头,快请进!”康裕冒着雨招呼道。
“哼!要不是看是你的人,我真想给他们两下子!”贺把头转头对着门卫恨恨地说。
康裕嘻嘻道:“贺把头,你是见过世面的人,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呢?”
“呸!狗仗人势!”贺把头回头啐了他们一口。
康裕觉得不对味:“哎-你这是骂我呢,还是骂他们呢?”
“哦-哦-哦,我在骂他们,在骂他们。”贺把头赶忙解释道。
贺把头真名叫贺喜来,原籍江西上饶县,他纠结一帮江西流民,来上海闯荡,在浦江码头做搬运工,还打着“江右帮”的旗号。因不满安徽帮欺行霸市,遂带领江右帮与徽帮械斗、火拼,还闹出了人命,被巡捕房当场逮捕,冠以“聚众斗殴”之罪,准备将他科罪量刑,后来经过康裕从中疏通,才将他保释出来。
不过,康裕保释贺喜来,一是看他是上饶同乡,又是远亲,而且受族人的厚礼托付;二是看他在江右帮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可罗为己用。
当然,贺喜来也深知,康裕保他也不是白保的。康裕让他把江右帮纠集起来,平时以打杂、干临工为活,暗地里为中统上海站充当眼线或者耳目,关键时候还让他带领江右帮干些“脏活”,挣一些赏钱。
前日,康裕交给贺喜来一项重要任务,让他潜入英伦宾馆,将409房间的一支皮箱偷出来。
“哪皮箱装着什么值钱的玩意?”贺喜来问。
“你甭管皮箱里装的什么?反正很重要,你只管偷出来就行了。”康裕说。
贺喜来伸出一个指头。
康裕痛快地说:“行-行-行,1万就1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贺喜来见他答应的挺痛快,灵机一动说:“不,是10万。”
“什么?10万?你真是狮子大开口-好大的口气!”康裕急赤白脸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