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宝”没有销路,古玩圈子里有那么一批人,专门奔着这些去。
还有个独属于他们的称号“国宝帮”。
这些人只玩“国宝”的,看不起别的东西。
玉器直接子冈玉,翡翠仅选玻璃种帝王绿,瓷器不是成化斗彩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的官窑,再加上传国玉玺,和氏璧之类的,甚至要找九鼎,他们都有。
刘泽倒只是听说,并没有接触过这个圈子的人。古玩这一行玩真的始终是和玩假的的凑不到一起的。
本来他对这地方已经没抱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在一个很小的门面里,看到了点有意思的的东西。
这店里坐着一个四十岁不到微胖的青年,抱着手机,从面相上看格外的腼腆内向。
他店里的东西很杂乱,什么都有,青铜器,瓷器,玉器,手串,古籍,字画,杂七杂八的。
虽然东西杂乱,但可贵的是,都没什么问题。
刘泽敲了敲门,没等回应,直接进到了店里。
这人看向刘泽,也没多招呼,只说了一句,“自己看。”
刘泽点点头,没觉得不被重视什么的,毕竟这才是大多数古玩商面对顾客的态度,要是太热情了,反而有问题。
屋子里东西很多,以杂项为主,架子上,柜子里密密麻麻的摆着。
大可以用那一位冬奥冠军的比喻,“我的眼睛就是尺。”来形容刘泽的眼睛,只要他扫过的东西,基本能一眼定性。
不过还有些东西是他不熟悉的,那些东西八九都是他死后才有的。
如五六十年代出口创汇的时期生产出来的东西。
这一位老板这里就有不少这类东西,而夹在在这类东西里的,就有那么一件刘泽看中的。
那东西被摆在一堆几十年的物件中,可以证明这老板并不是如何看中。
老板是个实诚人,东西的分区基本是按了他以为的年代和价值来的。
一些道教法器被郑重其事的摆在架子上,民俗的东西又被放在角落里,古籍善本堆成一摞摆在门口的架子下边。
最中间端放着一只同治时期的大婚瓷,店里价值最高的就是那一件,排第二的是一套晚唐的黑瓷三供。
这小年轻路子挺野的,刘泽想着。
刘泽并没去动最贵的两件,他在柜子里选了一对创汇时期的铜镇纸后,对老板问道:“老板,这多少钱?”
二十一的刘泽看着嫩,只要没拿出一副同行的口气,就是活脱脱的新手。
“这一对,要你三百吧。”
“哟,三百?太贵了吧。”刘泽直接放下了,又把目光落在了瓷器上。
刘泽没去看头两件,第一件最贵,老板是知道的,他去买那一件,就暴露了眼力。
第二件三供是一套,两个葵口的花瓶,加上一只香炉,也得小五万。不说这玩意本就是给死人祭祀摆在坟头的,就说这东西上挥之不去的土腥味,也让刘泽有些不好下手。绝对是新出土不到一年的东西。
他的目标不能高,也不能低,便到了第三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