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件是一只盖碗,个头不小,不是川渝地区用来喝茶的那种。是专门用来盛汤的。
“老板,这盖碗我看看。”刘泽指了指盖碗,开口问道:“怎么卖的?”
“五千。”老板报了一口价。
刘泽听得出,这老板是没把他当客人了,便开口道:“老板,这盖碗什么题材的?”
“青花山水楼阁。”老板坐回位置上,闭着眼,继续摇着蒲扇。
刘泽没急着开口,翻了底看了看,后面是“若深珍藏”的款,这是从康熙时期就有的。只不过这一件显然不是康熙时候的,画工气象都不如,又不像晚期软踏踏的,是一件典型的道光青花。
“渔樵耕读。”刘泽随口念了一句,老板的眼睛就睁开了。
渔樵耕读是古人的四种生活状态之一,也是常见的题材,能说出这四个字来,不说是行家,至少也是有可能成交的客人。
已经挺长时间没在店里开张的老板,就像是闻着鱼腥味的猫,热络了起来。
“你要是喜欢,我四千七让给你,四千九让一百少了,四千八不吉利,也就这个价格最合适了。”
只是他认为合适,刘泽却觉着贵了。
“等会,我看看别的。”
老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紧跟在刘泽的身边。
刘泽随手拿起了一只乳化玻璃的镯子,和自己看中的一方黑色的小印章。
“这两个什么价。”
“东西昨天才来的。”老板解释一句,他表达的意思是自己还没想好。
紧接着又一句,“你看着给吧。”
这话的意思是,我摸不着价,你给的要是合适,我就让你了。
乳化玻璃的镯子,其实不好看,这一类创汇时期的乳化玻璃都是为了仿和田玉的,且这玩意清朝就有了。
老板把这些东西和创汇时期的摆在一起,但并不想当做创汇时期的卖。
刘泽听得懂,可是却不能按照他的来,“这两个小玩意年代都不远啊。”
“还是有些年头的。”老板解释道:“东西能到民国。”
能到民国这话就跟一米七七的男生,说自己是一米八一样。
“那就按小几十年算。”
“将近百年,将近百年。”
老板说这话的时候没啥底气,再看他选的开店的位置,以及他的这些零碎的东西,刘泽有把握这就是个以藏养藏的,转行成了坐店古玩商。
“你就说是创汇时期的嘛。”刘泽拿起这两件东西,放进了那盖碗里,继续开口道:“凑一起,四千。”
“哎哟你这给的也太少了,就算是创汇的,也得小几百块钱,你这不是让我亏吗?”
“反正四千七是高了。”
“罐子我能给到三千八,其余的两个,一个一百我都嫌多。”
“这是要亏本的,多少加点。”
“给你加一百,四千一,再多就没了。”刘泽摆弄着两件小玩意,继续说道:“一个玻璃,一个煤球,真没啥价值。”
“四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