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部直三郎中将的战略眼光还是值得称赞的,就在他的命令刚刚下达不久,包头外围的各个旗县就遭到了国军的进攻。
但由于日伪军主动放弃了这些城镇和据点,所以国军方面不可避免的扑了一个空。
不过马铮等人却并没有在意,虽说没能将包头外围的日伪军一网打尽,但是也将这些城镇全部拿下了,事实上已经截断了日伪军突围的通道。
现在小鬼子主力被包围在包头城里,如果日军方面不能及时增援的话,被围歼那是必然的了。
4月12日,经过一周多的血战,马铮等人终于抵达了绥西重镇包头。
与此同时,傅宜生所部也接连攻克临河、五原,将日军主力一部包围在了安北城中。
这安北即为后世的乌拉特前旗,距离包头不过一百多公里,是土默特平原进入河套平原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12日夜,马铮和傅宜生在包头以西五十公里处的白彦花镇见了一面。
叙旧之余,更重要的是商量下一阶段的行动。
根据双方约定,明天开始两部同时对包头以及安北城里的日伪军发起总攻,这一次一定要彻底的歼灭驻蒙军主力。
同时,两人就战斗结束后的防区划分也交换了意见,,最后一致同意,在消灭了驻蒙军之后双方就以白彦花镇为界,以西的河套平原归傅宜生所部驻扎,以东的土默特平原则是由马铮所部驻扎。
经过友好协商之后,歼灭驻蒙军的战斗也进入了倒计时。
而日军方面虽然知道驻蒙军的情况不容乐观,也确实从南线调集了大量的部队北上,试图增援包头方向的战斗。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太原方向北上的第36师团刚刚走到宁武就遭到了八路军120师的疯狂阻击,即便是有汽车代步,每天行军路程也不过二十多公里,都比不上平时步兵徒步前进。
好容易抵达了宁武,却在山阴、朔县一带遭到了乌日其其格的暂编第12师的阻击,双方在晋北山区展开疯狂的厮杀。
第36师团虽然战斗力着实不错,作为眼下第一军真正的主力部队,第36师团被寄予了厚望。
然而战斗的结果却是,日军在朔县外围硬生生被挡了下来,任凭日军日和的疯狂进攻,都不能突破乌日其其格所部的阻击,战斗陷入了胶着。
而从忻口北上的日军第9旅团,同样被阻击于代县,所部伤亡惨重,但是却始终无法突破五省战区的阻击。
对于华北方面军而言,现在的情况就是,驻蒙军冲不出来,而南线的部队却无法突破马铮所部的阻击,一下子陷入了死局。
而马铮则是趁此机会,组织部队不断地对包头城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随着欧阳武带着大批援兵抵达,包头城外的国军兵力很快就激增到了8万人。
相比而言,此时包头城里的日伪军数量却下降到了不足两万人的规模了。
4月14日,傅宜生所部率先取得突破,攻克了安北城,全歼五千八百多名日军,取得了安北大捷。
安北城破之后,傅宜生所部当即东进,于16日凌晨抵达包头城西,与马铮所部胜利会师。
此时,包头城外的国军主力已经激增到了12万人了。
12万vs2万人,敌我实力相差之悬殊,令所有人都感到兴奋。
用不少一线指挥官的话说,像这样的富裕仗,他们一辈子都没打过几次。
此时,塞北地区的战斗已经引起了中日两国高层,甚至于全世界的目光。
不管是东京方面还是重庆方面都没有想到,原本只是一场局部小规模的战斗竟然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演变成一场主力对决。
虽说双方厮杀的区域只是在相对偏僻贫瘠的绥察地区,但是交战的双方却不一般,一方是中国最有名的战将,一方则是日军驻扎在华北地区最大的战略兵团。
原本这应该是一场不对等的战役,如果不看现在的结果的话,没有人会认为马铮所部有和华北方面军扳手腕的实力。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扯淡,原本应该大占上风的日伪军此时却被打的满地找牙,就连方面军下属的军一级作战单位都有被全歼的危险,这真的是太出人意料了。
大本营方面在得知情况之后,那叫一个气啊,斥责电报不断地飞到北平,要求多田骏中将务必要将驻蒙军解救出来,最不济也要保证冈部直三郎中将等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