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相对于蒋的中央军,马铮更愿意和这些杂牌军打交道。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作战勇猛,更因为他们讲义气。
要知道杂牌军的地域色彩极为浓郁,许多官兵都是来自一个县,或者同一个村的。
就拿东北军来说,他们都是东北人,不是东北人他们还不收。
而这样的地域因素这也使得他们官兵之间,依靠乡情建立起稳定的互信关系,并推而广之,凝聚力极强。打起仗来,往往不容易出现四散奔逃的情况。
比如藤县保卫战的时候,王铭章亲自上阵,即便援军杳无音讯,川军仍能死战。
至于临沂保卫战后期,庞炳勋独立难支,关键时刻,幸亏有他的结拜兄弟张荩忱率一军及时赶到,方才缓解了其抵抗压力。
要知道那个时候,张荩忱和庞炳勋可是有着私人恩怨的,说是有仇也不为过。
1930年5月,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30万人。
当时战争爆发后,庞炳勋奉冯的命令参战,但是战争后期庞炳勋倒戈向蒋,又攻击同为冯部的张荩忱部,致使张荩忱身中两枪,还差点被迫击炮炸死,于是乎两人的仇便结下了,张曾发誓,一定要报仇。
但是在徐州会战期间,庞炳勋部奉命守临沂,阻止坂垣师团南下。
临沂系鲁南重镇,距台儿庄90公里,为徐州东北的屏障。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第五师团,庞炳勋第3军团担负守护临沂,下辖一个40军军部和一个39师,全军团仅5个团1万3千余人,实力相差悬殊。
日军坂垣师团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向临沂猛烈扑来,庞炳勋部的阵地一片火海,损失惨重。固守几天后,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战区长官部只能调张荩忱的第59军增援庞炳勋。
而张荩忱也捐弃前嫌,没有拒绝。
让人感动的是,张部59军奔赴临沂战场时,庞炳勋亲自出城相迎,他实在没想到张会来。
要知道张部第59军下辖有两个师,为第38师和第180师,全军助战临沂共10个团2万2千余人,该军清一色捷克式装备,战斗力远大于庞部!
其实只要张路上走慢一点,庞部就会全军覆没,但是张心系大局,一昼夜急行军180里,救下了庞炳勋,如果没有张,庞炳勋的部队绝无生机,于是第一次临沂保卫战胜利!
相反,中央军有时候做事就很不地道。
上到蒋委员长,下到一般的师旅长,他们对于这种存在于传统社会的交情如芒在背,因为这不利于他们的统治。
所以,同为杂牌军,马铮更喜欢和孙连仲、张荩忱这样的杂牌军部队打交道,而不喜欢和中央军交往,毕竟一个不慎可能就被对方吃的连渣渣都不剩。
而且马铮也知道,不管是孙连仲还是张荩忱,他们这都是在还自己的人情。
之前他可是没少帮他们,这个时候他们在知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义无反顾的助手帮忙,这两人没的说,值得交。
有了兄弟部队的支持,马铮心情大好。
待孙连仲、张荩忱两部增援的武器弹药全部抵达前线之后,反击大战也即将拉开帷幕。
9月21日,富金山以及固始县城一线的日军还在进攻。
尤其是固始县城,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在得到了第16师团的大批援兵之后,前沿的日军增加到了近两万人,相比而言,欧阳武的暂编第12师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更为重要的是,固始县城毕竟不像富金山那样,有完善的坑道工事。
所以,这一线的战斗最让马铮担心。
以他多年与日军作战的经验来看,日军在富金山无法突破之后,必然会将固始县城当成突破点,所以欧阳武所部的压力必然很大。
事实上也却是如此,自从日军的援兵抵达前线之后,其进攻的强度更猛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