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看朱元璋神色不对,意识到他刚才的话,恐怕让对方想的更多,说道:“皇爷爷,有些事情需要从长计议,关于这一点,我这里已经有了一些计划。”
如今需要劝住这位杀神,不能让这位杀神,开启杀戮模式,否则如今好不容易平静的朝堂,将会再起风波。
“什么计划?”
朱元璋急忙问道,他眼神之中充满期待,期待他这个给了他多次惊喜的好圣孙能够说出一个解决之法。
“皇子的教育改革。”
朱允熥说道。
“皇子的教育改革?”
朱元璋疑惑,随即他点头,道:“确实是需要改革。”
目前皇子的教育有着很大的问题,必须要尽快改革,他那几个混账儿子,说不得就是文官故意教坏。
文官:……
朱允熥继续说道:“皇子的教育不仅要有文官的教育,同时也要有武将的教育,尤其是太子,就算是日后的皇帝不能成为马上皇帝,至少也要知晓一些军事,而且武将勋贵成为皇帝的老师,那么皇帝的军权就不会被完全的架空。”
明朝自从朱瞻基之后,几乎就没有一个皇帝知晓军事,最具有代表就是堡宗朱祁镇,一条绳朱由检。
这两个家伙但凡知晓一些军事,不需要太精通,只要稍微知晓一些,前一个就不会去留学,后一个也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是了,不能只让那些文官教育皇子,也要让勋贵武将参与皇子的教育中。
储君有着文武两个老师,只要不是天生的傻子,想来都不会被培养成傻子,而且如此还能够保持朝堂中文武平衡。
他随即伸手拍打着朱允熥的肩膀,大笑道:“好,不愧是咱的孙子,果然和咱一样的聪明。”
随即他想到了什么,道:“对了,允熥你刚才说有三点,如今只说了两点,那这第三点是什么?”
“将你活活的累死。”
朱允熥说道:“这么多奏折,让你从早干到晚,而且每天都要处理这么多,持之以恒,早晚都能将你活活的累死。”
这可不是他的诽谤,前世网络上很多人都是这么说,而他那便宜老爹朱标,就是被活活累死的。
至于朱元璋为何没有被累死?
朱元璋什么身体,朱标什么身体,朱元璋从小就下地干农活,长大后流浪、参加起义军,身体堪比特种兵,甚至是超越。
这一点从朱元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早摸黑,还能抽空耕地播种,生出四五十个儿女就可看出,最后更是活到七十一岁,可见他之刚猛。
而朱标。
朱标小时候跟着文人学习,长大帮朱元璋处理政务,战场都没上过,身体自然是远远比不上朱元璋。
朱标没上过战场?
上过战场,不过朱标没有真正上场和人厮杀,主要是负责后勤,毕竟朱标是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是朱元璋的继承人。
“什么?”
朱元璋闻言倒吸一口冷气,这些文官太歹毒了,不仅要夺他的权,居然还想着活活累死他。
朱允熥没有理会朱元璋的震惊,而是拿起一个空白的奏折,然后拿起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同时他说道:“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应该是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杀,杀是解决不了问题。”
朱元璋闻言神色有些不悦,感觉允熥是在说他,他又不是一味地杀,杀只是想发泄一下,发泄完,他还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朱允熥继续说道:“皇爷爷你设置的殿阁大学士,这个制服很不错,孙儿感觉可以进一步的完善,设置内阁。”
明朝的内阁制度,可以说是十分的先进,明朝没有太大的动乱,以及出现太大的昏君,导致出现汉唐那种大的动乱,这内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内阁也是有着很多问题,如文官做大做强。
文官做大做强不可避免,毕竟每次科举都会给文官大输血,输的还都是全国选拔出的最为顶尖的‘血’。
这些‘血’让文官这个群体能够一直长盛不衰,而反观武将、勋贵,以及皇帝。
尤其是皇帝,武将勋贵还能从歪瓜裂枣中选一下,然皇帝就只能看运气,这要是运气好,遇到一个有能力的皇帝,而这要是运气不好,那就是一个足以亡国的昏君。
总的来说内阁制度已经很是先进,在这古代封建王朝。
“内阁?”
朱元璋神色疑惑。
朱允熥说道:“内阁的职责是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如批阅奏折,当然他们只有建议权,决策权在皇帝手中。”
朱元璋闻言神色顿时不悦,道:“这不就是相当于中书省吗,咱好不容易才废掉中书省,将中书省的权利夺来,你这是要又送给他们?”
朱允熥说道:“刚才孙儿不是已经说了吗,后世的皇帝不可能像您一样勤劳,总会出现几个懒惰的皇帝,现在不制定好规章制度,等他们去制定,天知道他们会制定出什么制度出来,到时候说不得中书省将会再次出现。”
内阁是由朱棣设立,朱棣并没有将之完善,导致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最终皇帝只能设立司礼监。
司礼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内阁,但那些太监能有什么能力,而且太监大都贪婪成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朝廷,对整个国家造成严重的破坏。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皇帝本身,如果皇帝本身没问题,那么就不可能让权臣权倾朝野,让太监祸乱朝堂。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皇帝如文官一般采用竞争制,让一群皇室成员通过竞争,最终获胜者当皇帝。
然这种办法很难。
而且很容易造成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要是稍有不慎,就会让整个朝廷四分五裂,以及爆发内战。
清朝的九龙夺嫡,就是很好的例子。
九龙夺嫡还仅仅只是稍微竞争,就内斗严重,真要是放开手脚,那才叫恐怖,而且雍正上位之后,选择嫡长子继承制,不敢让夺嫡之事再现。
(注:清朝几乎全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就算是康熙也是如此,太子就是嫡长子,只可惜这个太子太差劲,这才有了后续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