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讲】(1 / 2)

钦予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om,最快更新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37 页。辛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因为我们必须在临命终的时候保持正念的状态,然后把佛号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感应道交。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虽然念佛,但是内心产生了贪念,产生了颠倒,这样就没办法往生。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往生与否,除了念佛以外,你内心那种正念的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那么,从这样的目标来看,我们平常的修学,除了念佛以外,调伏烦恼就变成非常重要。从净土宗的修学者来看,我们可以把调伏烦恼分成三种人:

一种是强力压制的修学者。就是我们有烦恼,但没关系,我们安住在佛号,透过对佛号专注的念力来调伏我们的烦恼,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当然,刚开始我们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样子只是在事相上的专注的“止”,没有观行,这样会有问题。因为你这个烦恼是无始劫熏习所成,所以它是一个很熟悉的强大的势力;我们念佛法门是今生才修学,很生疏的,你怎么能够抗拒烦恼呢?你作不了主的。所以古人说,在事相上修学是修道多辛苦,你花了很多精神体力,效果并不好。所以这个强力的压制,刚开始是可以,但是不是一个究竟的方法。

第二个就是善巧对治。这个人慢慢地知道无常、无我的道理,观察我们的心是生灭变化的,所以从无常、无我的观照当中开始去对治它,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那么这种方法当然比第一个好多了,它有理观的成分。但是从《楞严经》的角度,从圆顿止观来看,这样的对治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因为我们只知道从烦恼的作用、从烦恼的枝末上对治,我们不知道烦恼的“根”在哪里。就是这个草你把它除过以后,下过雨以后,经过几天,它又长出来了,效果也不好。

第三种是从根本上拔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但是在面对烦恼的时候,我们处理的方式不同。要以本经来说,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所以我希望我们修《楞严经》的人,遇到烦恼你要逆向操作,你不要跟着它走,你要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回光返照,你要照这个烦恼的“根”。烦恼,因为它是一个没有根本的东西,所以你一照它,它就怕了。你要顺着它走,它的势力就越来越大。所以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一个答案: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实烦恼是没有自体的,它只是清净的本性中显现的一个假相,一种如梦如幻的假相而已。

所以,当我们能够正念真如的时候,再把佛号提起来,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断”烦恼,叫作“转”念念佛。先用正念真如的止观,来照见烦恼的体性是毕竟空的,然后再用佛号把烦恼转到佛号去。就是一个“转”字,你连断都不要断,因为它不真实。这就是后来历代祖师所强调的禅净双修,先用禅观的力量把烦恼的根照破,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把这个烦恼的势力转过来。从根本上的破坏,从作用上的转变。

这个大家要体会一下。我们待会讲到〈念佛圆通章〉、讲到“耳根圆通”的时候,这怎么样能够会通,怎么禅净双修,这个详细的观念我们到那个地方再详细地说明。

总而言之,本经的禅观,是有助于我们达到临终的正念,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辛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 分二:壬一、正明结解无二;壬二、兼显六解一亡

我们看辛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第一个“结”,是指的众生一念的迷情所产生的种种的障碍,叫作结;第二个“解”,是表示诸佛因为清净的观照所产生的解脱。那么为什么讲“无二”呢?就是说,不管是众生的障碍跟诸佛的解脱,都是同居于六根当中;障碍也是从六根所发起的,而解脱也是从六根所生起的。所以说,依照这种道理佛陀来会通、来决断第二决定之义,从结解无二的道理,来决断、会通这个第二决定义。这一科的大意是如此。分两科:一,正明结解无二;二,兼显六解一亡。

壬一、正明结解无二 分二:癸一、疑请;癸二、开示

我们正式说明结解无二。这当中又分两段:

【图一】

癸一、疑请

“疑请”就是阿难尊者他心中产生疑问而请示于佛陀。我们看阿难尊者他生起什么疑惑。看第一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那么阿难尊者白告佛陀说:世尊!您老人家前面已经详细地宣说这个第二义决定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众生无始劫来有很多很多的发业润生的烦恼,而这个烦恼是由六根所造作的,而众生的果报也是由六根来领纳。所以,这个“第二义门”已经道出了我们生命当中,不管是因地的造作,不管是果报的领纳,其实这个六根都扮演重要角色。那么现今我再观察世间上一切的众生,假设要解除六根之结,如果他不能够了解这个成就结的根元,六根的结这个障碍是怎么生起的,它的原由在哪里,我相信这个人是终究不能去解除六根之结的。

这段是什么意思?古德的注解上说,从阿难尊者在第一段的这样的宣说可以知道,他认为我们的障碍是在六根生起的,那么在求解脱的时候,应该离开六根,有另外一个解脱的地方。也就是说,他认为六根是障碍的,而解脱呢,是离开六根另外有一个地方是解脱的。就把这个障碍跟解脱分成两段,所以这叫“别求结元”。阿难尊者这一段经文有这一点意思。

他讲完这个意思以后,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看第二段。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阿难尊者说,我及楞严法会当中的凡夫,还有“有学声闻”(有学声闻就是四果以下初果以上的这些圣人),我们目前修学的情况也是这个道理。怎么说呢?从无始劫以来我们明了的心虽然熏修很多戒定慧,但是也跟这个根本无明如影随形。这个根本无明就是我们最初一念不觉产生妄动的那个攀缘心,我们叫俱生无明。俱生无明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可以说“俱灭俱生”,刹那生刹那灭。那么“俱灭俱生”这个地方指的是什么呢?这一段指的是阿赖耶识,就是那个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还没有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我们受着我们内心当中阿赖耶识这个有漏种子的引导。比方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内心正念分明,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凡夫,因为你阿赖耶识的种子还在,它随时会表现出来,它这个烦恼是在睡眠状态。所以,它有时候是休息,叫作灭;有时候烦恼起来活动,叫生。所以阿赖耶识的烦恼的相貌是“俱灭俱生”。

所以说,“虽得如是多闻善根”,虽然我过去生有成就种种熏习佛法的善根,对佛法有这么一点信心,“名为出家”,在名称上已经是出家了,但是在内心状态“犹隔日疟”。其实这个疟疾,有一种疟疾它那个病毒特别的坚固,你很难断除它的。你吃药只能够一天有效,一天没有效,今天发作明天就好,明天好以后隔天发作,就是这个病毒的根源没有彻底的拔除。所以说,唯愿大慈悲的佛陀,能够哀愍我们这些沦溺于三界的众生。因为这个三果圣人——三果、二果、初果这些有学圣人都还没有完全解脱轮回,所以也都是沦溺于三界的众生。在今日身心当中,应该怎么去观察我们身心世界这个“结”?这个障碍是从什么地方而来?而解脱又从什么地方开始解脱?乃至于能够使令未来末法当中的苦难众生能够得此圆顿的法门,能够免于三界轮回之苦,而不再沦落于三有之中?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以“隔日疟”来比喻我们烦恼是有时活动,有时是不活动。就是六根当中有时候有烦恼,有时候没有烦恼,你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应该怎么办?阿难尊者把他修行的苦恼提出来。

那看第三段。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阿难尊者作了前面的宣说跟譬喻以后,把他修行的一个盲点提出来,有时候很相应,有时候不相应。那么这个时候内心满怀希望,普遍跟法会大众都以五体投地之礼,“雨泪”就流下悲痛的眼泪,“翘诚”,翘就是抬头,抬头仰望佛陀,心中充满了至诚之心,来期待佛陀作无上的开示。

那么这一段的阿难尊者的疑请,我们根据古德的注解把它会归成两点。阿难尊者到底在修行当中产生什么盲点呢?

第一个,阿难尊者承认他是有善根的。我多生多劫有善根,也出家了,有充分的修学的环境,但是我不知道我这个戒定慧的强大的功德力要怎么去对治烦恼。到底从哪一个地方下手,这个处所在哪里?说我承认有烦恼,但是六根、六尘、六识,到底我从什么地方下手去对治烦恼最有力?它提出修行的处所在哪里?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修学的次第是怎么样?我找到了处所,我应该先对治什么、再对治什么、然后再怎么做?它的一个前后的次第是什么?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等于提出了两点:第一个讲到修学的处所,第二个讲到修学的次第。可以说,这一大科佛陀就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所以这等于是佛陀来回答阿难尊者的疑请。

癸二、开示 分二:子一、现瑞;子二、正说

这段如来正式地来开示。这有两段,佛陀第一段是先现瑞,第二个正说。

【图二】

子一、现瑞

佛陀在讲难信法门之前,他习惯性都会先现出种种的瑞相。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

因为讲到断烦恼的处所跟它的次第,这个从《楞严经》来说是很难很难相信的一个圆顿不二法门,所以佛陀在讲这个难信之法之前必须有前方便。“尔时”,就是阿难尊者提出疑请以后,跪在地上请佛陀开示,佛陀就内心怜愍阿难及诸法会大众,乃至于整个凡夫跟有学之人,以及为未来佛陀灭度以后一切的苦恼众生,为了修学大乘菩萨道作一个出世的正因,也将把这个法门作一个将来的正法眼藏。

这个“正法眼藏”我们讲一下。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在末法时代是魔强法弱、邪知邪见的一个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也有宿世大乘善根的众生出现于世。他有这种善根,遇到三宝的因缘,刺激他的菩提心,他想要修学大乘的圆顿止观。那么本经的这个法门,将可以给末法众生来彻底地了解,在众生的六根、六尘、六识,所谓根尘识当中,让他能够很正确地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他能够产生正确的取舍,这个就是“正法眼藏”。这个“眼”就是智慧地判断什么是我们应该要放弃的、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作这样的拣别。

那么这个时候,佛陀“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来摩阿难顶”。“阎浮檀”就是如来色身上的颜色。“阎浮檀”翻成中文叫作胜金,它那个颜色是超过一切黄金的颜色。当然,佛陀每一个动作有他的道理,佛陀不会没事去摩阿难尊者的头顶。这个地方有种“生佛不二”的道理,就是众生的真如本性跟佛陀的真如本性是不二的。当然,古德的注解说,除了这个道理以外,也有安慰鼓励阿难尊者的意思,先摩摩他的头,安慰他一下,说没关系,你的烦恼很重,但是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

我们看第二段跟第三段。

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只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即时”,就是在佛陀摩阿难尊者头顶的时候,在十方世界的普佛——在普遍一切诸佛的世界当中出现了一个状态,就是六种的震动。六种震动我们分成两类来说明:第一个是动,第二个是涌,第三个是起,动、涌、起是表现它的形状;第四个是震,第五个是吼,第六个是击,震、吼、击是表示它的声音。这个动是上下的震动,涌是除了上下以外还有左右的摇晃,这个情况更严重。起就是很严重的上下左右震动,它这个是由轻而重。震、吼、击也是这样,它的声音也是一样,小小的震动的声音,到狮子吼的声音,到两个山,山跟山相击的声音。这个地方的六种震动,表示了众生的六根当中即将产生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众生一念的迷,不能够正念真如,向外攀缘而产生种种的障碍。佛陀以下的宣说法门,即将开显众生一种大佛顶之法,我们依大佛顶生起观照,就能够产生诸佛的解脱。这个震动就是会从凡夫的障碍而震动转成诸佛的解脱,有这么一种变化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综漫:从杀手皇后开始穿成炮灰后,我在军营拎大勺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穿成农女后我真香了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黄泉逆行以弃子开局,成就千古一帝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偷听福宝心声,搬空存粮和离逃荒试婚丫鬟我的抗战有空间刚重生,被病娇京圈大小姐赖上女帝崩溃了,这个法外狂徒不讲道理平妻进门?她自请下堂做太子妃神三群聊:三国绝代医王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和离后,毒妃带三宝颠覆你江山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综影视之反派也是要过日子的离婚后,高冷女总裁悔疯了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强嫁侯爷后,主母每天都在努力失宠高手下山,被战神小姨子鄙视了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