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表哥何书翰走了过去,把前因后果说了出来,重点讲述孙山认为瑜哥儿读书差,没资格考他。
何姑爷听到后也笑着说:“山子说得对,瑜哥儿读书都不怎样,哪有脸去考核别人。”
何书瑜更气了,没办法干阿爹,只好捉着孙山,朝着他的胳窝骚扰,弄得孙山喊着不要,滚来滚去。
何书谨急着把孙山解救出来,笑骂到:“二弟,山子还小,你这胜之不武。”
何书瑜从小就跟大哥做对照组,幸好性子活泼开朗,要不然早就得抑郁症了。
对着孙山说:“山子,你说我读书不好,不能考你,我让秀才公考你总可以吧?”
孙山胆怯地说:“我只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其他可不懂。”
德哥儿在一边附和:“是的,我们只学了《三字经》,《百家姓》,考其他的可不懂,大表哥还是不要考了。”
怜悯地看着孙山,一副做兄弟已经仁至义尽地帮你说话,自求多福吧。
二表哥何书瑜坚持要考。
大表哥无奈地说:“好,我现在考考山子,只考《三字经》。”
瑜哥儿挑衅地看了一下山子,好似在说,山子,你死定了。
孙大姑和孙伯民听到要考山子学识,也只当几个表兄弟在玩。
村长还乐呵呵地说:“谨哥儿,你好好考,考完山子,考德哥儿,看看两个小子在学堂学到什么了?”
德哥儿害怕地说:“考山子就行了,他比较厉害,夫子经常夸他的,我什么都不懂的。”
死贫道不如死道友,还是山子去受苦吧。
何书谨对着孙山说:“来山子,我出一句,你说下一句。玉不琢,不成器。”
孙山立即回答:“人不学,不知义。”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何书谨说一句,孙山说下一句。
何书谨由漫不经心变得一本正经。连续了十几句,孙山都能回答出来。
何书谨惊喜地问:“山子,你真厉害。全答对了。”
孙山谦虚地说:“我天天学,天天背。”
德哥儿傲娇地说:“大表哥,我跟你,山子在学堂可认真听了,放堂回到家,也天天练字背书,晚上睡觉前,也是背完再睡呢。”
何书谨赞许地说:“山子真勤快,好,你从头到尾背一次《三字经》出来。”
德哥儿赶紧说:“大表哥,《三字经》太长了,好难背。”
孙山豪迈地说:“大表哥,我现在就背《三字经》。”
从头到尾,一字不错地背完。
孙山觉得不必要藏拙,当看到何书谨的那一刻,已经确定这次回去跟孙伯民说要考秀才。
他也想成为像何书谨这样有才有功名的翩翩少年郎。
等孙山背完《三字经》,何书谨欢喜地说:“山子,不错,可见你是用功读书。”
又抽出其中的几句,让孙山释义。
孙山根据郑夫子教的和自己理解的讲了一遍。
何书谨更惊喜了,对着孙伯民等人说:“大舅舅,山子真厉害,是读书的好苗子,才学了一年不到,就能把其中的意思理解出来,山子,你比大表哥还厉害。”
孙伯民受宠若惊地说:“谨哥儿,你是说笑吧,山子怎能跟你比呢?”
何书谨摇了摇头说:“山子可比小时候的我厉害,当初我可没理解得那么深刻。”
孙大姑知道大儿子谨言慎行,他这么说,证明山子读得不错,拉过孙山,搂着他说:“大弟,我看山子是个聪明的,可要好好培养,最好像他大表哥一样,能考个秀才。我就安心了。”
孙伯赶紧摆手说:“大姐,山子哪能跟谨哥儿比,你太高看他了。”
孙山无语地看着孙伯民,有这样说自家儿的吧,幸好他不是孩子,要不然天才都被孙伯民这样的父亲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