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都不审,说杀就杀!
他现在都心肝儿颤抖。
娘耶,叉烧是怎么风轻云淡地讲:“把钱家的管事全杀了”这话?
叉烧去了一趟京城,到底经历了些啥?
(施总兵:来来来,我告诉你他经历了些啥……)
方县令命人将告密车夫们的家人全部都接了过来。
男人们可以去干活儿挣钱,女人们就浆洗的活儿都不够她们干的!
这多少兵啊!
军官们要洗衣裳,当兵的也要洗,她们按照件数收钱就是了。
士兵们也舍得,来这里,军饷照拿,还有县衙发的额外的工钱。
所有人都给安排了活儿,他们的孩子,不管男娃女娃,都由南风和满楼带着识字。
小山要跟着先生整理账务。
等他忙完了,就去教他们几个新字。
工地上每天除了干活儿的声音,还有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
易先生看到这极不和谐的一幕,心底非常欣慰。
方远堂这个人啊,能力一般,但是心好。
这样的官员多一些,都是百姓之福。
这些孩子,恐怕这是他们唯一的识字机会!
先生打算让小山等人教会他们常用的字,就教他们算数。
实用的知识,将来也能成为他们谋生的手段。
“你们学会了,可以回家教你们的爹娘叔伯。”小山像个小夫子,检查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就板着小脸严肃地道。
孩子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他们来认字是占便宜啊!
要知道去念书是要教束脩的,他们每学一个字就占一个铜板的便宜,如果回去教会家人,教会一个就又是一个铜板的便宜!!!!
这个道理,是老先生教他们的!
他们这么回去一说,大人们觉得还真是这个道理!
于是,有些太累,没学,但有些大人就耐着性子跟孩子学起来。
有些心眼儿灵活的士兵见易老先生等人愿意教这些孩子和民夫,轮到他们休息的时候就来找老先生,问他们能不能跟着学。
老先生很大方,说只要他们不吵闹,不影响孩子们教学,就可以来。
反正是自己带着树枝和沙盘来,也不费钱。
想学的士兵们高兴极了,只要有空就来学,哪怕教学的是几个小屁孩儿,他们也甘之如饴。
县令家的小孩儿老人都好好啊!
别人谁肯教?
会的都敝帚自珍!
学会了写字和算数,他们在军中的路就能宽一点,比如去后勤上当兵,帮着写写算算啥的。
而且,上官提拔亲兵,会写字算数的也占优势。
随着来学的士兵越来越多,小孩们就有点儿吃不消了。
易老先生只能自己上阵。
方县令有时候也会来当会儿先生。
他们这里忙碌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