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弗到供销社旁的馄饨小摊时,摊上坐了三三两两几个人。
小摊是一个大妈担着扁担,一边挑了个煤炉锅子,碗筷和食材,另一边则是小方桌小木凳。
找个角落简单一支就成了个摊子,十分方便。
梁书弗找了个位置坐下,她对着正在下馄饨的大妈道:“阿姨,麻烦下两碗青菜夹肉大馄饨。”
“小弗,我不饿,况且早上你给我的杂粮窝窝头还剩一个。”
梁勇连忙道。
一碗馄饨要三毛钱,他舍不得自己吃。
“爸,你等下还要骑一个多小时回去,回去后肯定来不及吃饭要马上去干活,不吃饱怎么行。”
梁书弗不管,掏出母亲给的一块钱,给大妈付了。
“你瞧,剩下的我还够做一次公交车呢。”
梁勇见老板娘已经把馄饨下锅了,便也不说什么,跟着在凳子上坐下。
老板娘看出两人是乡下人,一边下馄饨一边夸,“这位师傅,你这女儿好孝顺,长得又好,你将来肯定有大福气。”
梁勇听着老板的夸奖,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来,竟然难得和人搭起话来。
“老板娘,你这摊子摆了多久啦?每天都出来吗?”
“摆了一年多啦,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赚一些零用贴补家用。”
梁勇“嗯”了两声,说道:“这城里啥都要花钱,不过赚钱门路也多,像咱们乡下,现在只能用土特产换些钱。”
老板娘快速的用抓篱推开馄饨,盖上锅盖,又去旁边的白案上包馄饨。
嘴里回道:“是啊,现在政策好,我们家那楼里有在县政府上班的,说现在县里想要搞经济,所以我们这些小摊才能支得这么顺当。师傅你也是咱们县下面的吧,只要肯干,这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之前女儿和他说国家政策在改变,梁勇其实心里还有点将信将疑。
跑了两次县城,卖掉了不少货后,他心中还一直有点提心吊胆,就怕哪一天被打回原形。
现在听馄饨摊老板娘这么说,他那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梁书弗看大妈很快就包完了一碗馄饨的数量,又起手调了一碗红汤,便夸道:
“阿姨,您这手艺真好,包得又快又好,馅料足,汤香四溢,所以我今天来县里办事,就特意转到这来吃一碗您包的馄饨。”
老板娘听到她恭维,忍不住得意起来。
“不是我自夸,吃过我这碗馄饨的人都说好吃。要是放到国营饭店,加了粮票也要卖三毛五,就是供销社的人都要来吃。”
“难怪我上次经过时,看到好多供销社的人来吃。诶,今天这是还没到点吗?”
这马屁拍得老板娘眉毛都挑起来了,“也是你赶巧,最近供销社在抓思想教育,每天中午晚个一刻钟放饭,要不你现在来,连位置都坐不到了。”
“阿姨,你知道的真多,那你肯定认识很多供销社的人喽。”
梁书弗崇拜道。
“还行吧。”
老板娘唇角高高挑起,“就是和好几个经常来吃的小姑娘比较熟,买东西能稍微方便点。”
“哇,真好。”
梁书弗赞叹,“我们乡下供销社买东西可麻烦了,售货员给什么就拿什么,都不能挑。阿姨你和她们熟悉的话,去买东西她们肯定都会给你挑好东西。我等下想去供销社买些东西,要是我有阿姨这本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