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之前,林朝阳和庄重文约定,由他先和内地方面进行联系,推进确定奖项的筹备框架和一些具体的流程、规则,再请庄重文出面定调子。
种植道46号距离嘉慧园并不远,林朝阳夫妻俩趁着月色漫步。
“我看你参与庄先生的评奖好像很高兴。”陶玉书问。
“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功利,但庄先生这么大方,对国内的文学评奖确实是有好处的。
至少可以激励很大一批作家,也可以吸引许多读者的注意力,这何尝不是对文学发展的贡献呢?”
陶玉书笑着问:“其实我们也有钱,如果你想搞的话,我们也可以搞一个。”
林朝阳顿时坚定的摇了摇头,“不一样的。”
“庄先生是爱国商人,德高望重,他以自己的名字来设立文学奖项,即便个别人有些微词,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我还没到三十,如果自己出头搞评奖这种事,必然会闹的满城风雨。
在我们中国,论资排辈这种事大家都不会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何必自讨没趣呢?
庄先生信重我,借着他的手一样可以搞评奖嘛,反正是对国内的文学发展有好处的。”
听着林朝阳的话,陶玉书才知道他心里已经考虑的如此周到。
隔天上午,林朝阳打电话联系到王濛,将庄重文想要捐款设立文学奖的事告诉了他。
王濛初听很高兴,可等他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朝阳,庄先生能把奖项想的这么详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恐怕是你出的主意吧?”
“你别管是不是我出的主意。庄先生每年捐赠30万元搞这样一个文学奖项,在国内绝对是破天荒的,人家当然要慎重一点。
现在的评奖,动不动就评出一大堆获奖作品来,只会不断降低奖项的含金量……”
王濛揶揄道:“说的好像你当年没得过一样,你小子这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啊!”
“诶诶,你要这么说,那我可找地方文协合作了啊!我觉得沪上文协就不错。”
王濛急了,“你这叫挟洋自重。”
“老王,注意团结,人家庄先生是爱国港商!”
戏谑了两句,林朝阳正色道:“这事确实是我出的主意,你听我说两句。”
“老王,文协以前搞评奖总是觉得要保持多样性、全面性,一评就是一堆作品获奖。
我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但你有没有想过,评奖的作用是什么?
引导和激励创作、推动和促进文化繁荣,不外乎如此,对吧?
可能有人觉得,能多奖励几个人总归是好事,我们的文艺界历来都是这么做的。
可你有没有想过,奖励5个人和奖励1个人,对于我们这么庞大的文学界来说,有区别嘛?
奖励的对象再多,影响的只有那几个获奖的人而已。
长此以往,难免不会变成分猪肉,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的,谁还追求卓越。
可评奖更重要的是,难道不是要带动和鼓励更多数的创作者吗?
一年三十个奖项名额、一人一万奖金和一年三个奖项名额、一人十万奖金,它能是一回事吗?
你见过哪个国外的文学奖项是一次评出几个、十几个获奖者的?
诺贝尔奖最早为什么能在国外那么多的评奖当中脱颖而出?
最关键的难道不是因为他那优厚的奖金吗?”
林朝阳的语气平静,但字字铿锵有力,说到底他并不是觉得现在的评奖不好,而是觉得我们明明可以做的更好。
“朝阳,我理解你的想法,但……”
王濛听着他的话,见缝插针的想说两句,却被林朝阳打断。
“老王,你还是不明白。
你要非说我是过河拆桥,那我也只能认下这个罪名了。
我这么做,原因就两个。
第一,庄先生一年掏几十万人民币,不能拿来分猪肉,否则这是个极大的浪费。
第二,这个数字巨大,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文学界增加一个能与茅盾文学奖齐名,甚至是超越茅盾文学奖影响力的奖项。
对我们的文学界、作家、读者……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评最佳!赏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