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一天并非地球上的24小时,而是略长,24小时39分钟。
多出去的这39分钟对于刑天他们来说,其实跟没有一样。
恐怖的石头暴在半夜就停了。
所以第二天一早,5支勘察小组踏着红彤彤的朝阳就出发了。
刑天跟陆杰则端坐在舷窗前,他们举着下巴在欣赏火星的日出。。。
“跟地球的日出场景有点像!”陆杰说道。
“红了点!”
“格外得美!”陆杰继续说道。
“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不美了!”
刑天说完后,陆杰白了他一眼。
“昨天夜里的沙尘暴才不美,叮叮咚咚的,我都怕那些大石块把白鵺砸漏了!”
“那就不是大石块了,那得是一座山!”
刑天说着翻了翻指挥中心发的24小时预警信息。
还好,今天看起来天气不错。
现在还不到火星的夏季,所以气压变化不大,沙尘暴天气也就不会很频繁。。。
科考是一项细致且耗时耗力的工作。
5个小组每天都是追着朝阳出去,披着晚霞归来。
科研小组晚上是不允许露宿野外的,这也是刑天给他们定下的规矩。
火星昼夜温差太大了,这里既没有磁场又没有卫星定位,全靠队员携带的通讯器材跟信标仪确定具体坐标。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电子仪器,如果因为温差大出现电子故障,那就危险了!
还有就是,“白鵺穿梭机”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艘科研飞船,所以并没有配备完善的科研舱,机舱里的科研设备都是科学家们自己携带的。
他们白天采集样本,勘察各种数据,晚上还要对样本进行测验工作。
这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地球生态安全,有些东西并不能带回地球,只能在这里进行严格的生物测试。。。
刑天每天都会去实验室。
看着专家们忙得团团转,他偶尔也会打打下手。
有些科目对他来说真应了那句老话:隔行如隔山。
看着那些复杂的化学测试步骤跟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仪器,他只能摇头。
但是!有个小组的科研工作他很熟悉:火星大气研究小组!
研究气象就是研究大气,在这方面,他是专业的。
负责这个小组的组长姓邹,同样是龙国科学院的院士。
登陆火星的第四天晚上,当刑天照例来到气候研究小组后,邹院士神采奕奕地将他拉到一个光学模型跟前。
“刑院士,经过四天的数据收集,着陆区域周围的大气模型终于建起来了,有重大发现!”
刑天看着那个建模模型对比着旁边的火星日间时刻表仔细比对着。
很快,他便知道邹院士嘴里的重大发现是什么了。
“可调制激光光谱仪测定着陆区附近环境甲烷含量出现异常波动。
4天时间里共获取了10次甲烷浓度峰值,对比平均值051ppbv的背景浓度。
峰值浓度的数值飙升到16ppbv,也就是说。。。周围有稳定的甲烷输出点,它在不断向火星大气输送甲烷气体!”
邹院士听后一点都不惊讶,他眼里反而露出一丝自豪:
“对,早就听说刑院士之前是气象专业的,咱们一个科班一个应用领域专业,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
现在看传言不假,您一看这些数据就推算出结论了。”
对于邹院士的恭维,刑天并没有什么反应。
他在想一个问题,火星竟然有稳定的甲烷输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