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在互联网结束了,方晨也在思考新游戏的方向。
从做完影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个月,方晨感觉自己的“蓝条”回的差不多,可以再释放一次制作游戏的技能,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他不太想制作大型游戏了。
有点小累,说实话。
伴随大型游戏的大体量、大成本的,自然也有大量的人员。虽然他只需要面对自己公司内部的几个核心团队成员,再由他们一级一级的向下分配任务,但这种管理仍然十分耗费精力。想要制作一款大型游戏,并不是叫上几十几百个优秀的小型游戏制作者,就能够合成出来一个大型游戏,这其中之间的沟通、团队配合都是十分麻烦的事情。
而且在游戏开发周期内,技术也同样在更新迭代。很多东西做着做着,发现相关技术更新了,那么他们自然是也要同步更新,但这背后涉及的与其他内容的联动同样需要进行调整。
不过好在有零的帮忙,涉及到技术相关的许多都可以比较省心,而且数据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像是游戏设计文档、美术资源、源代码之类的核心内容如果发生了泄露,虽说对于莫锤来说并不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项目而言可以说是十分难办。
当然,对于方晨来说,最费精力的主要还是跟各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但是制作大型游戏又显然是需要这么多人,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他自己手搓的话,估计真的是要十年磨一剑了。
反正方晨的社交能量已经耗的差不多了,新游戏他是铁定做不动大型游戏了,杀了他也不行。
所以他打算再次回归小型游戏,而且作为玩家的他,最近也有些打不动大型游戏了,俗称:“电子ed”。
电子ed的出现症状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上班、学习时出现的困难和忙碌程度牵扯了太多精力,导致回到家后即便出于习惯告诉自己要打开游戏玩一玩,结果实际上就只能躺在沙发上刷一刷手机,或者摸一下身边的小精灵。
第二种是由于玩的游戏实在太多,导致对于某一种游戏的情绪阈值不断提高。毕竟玩游戏就像是在做脱敏训练,如果自己脑海里已经有了这个领域顶尖的游戏,那么对于其下的同类型游戏的标准就会严格许多,从而难以从中获得乐趣。
而方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激情打完大型游戏之后,仿佛身体被掏空。这是因为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在一个游戏上,而伴随着这个游戏的完结,自身的精力却没能及时恢复,以至于既没有继续尝试新的大型游戏的兴趣,也没有花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去慢慢了解一个新的游戏玩法的精力。
对于这种情况,“方医生”给自己开的药方是:玩一款简单快乐的游戏。
为了玩这个游戏,那么首先,他得制作出来。
许多游戏大厂在越做越大之后,并不敢再回去制作小型游戏,其背后有许多的原因:
首先是小型游戏并不能保证爆火,没有一个游戏设计出来的时候是自己的创造者都不看好的,能够一路做成成品,那么设计师必然十分满意。但设计师并不能代表市场,自己满意的作品可能与市场并不匹配。甚至有数据统计,这些小型游戏真正能够盈利的只有4甚至更低,如果想要达到大厂的盈利标准,那么更是微乎其微。
当然这东西主要也跟游戏质量参差不齐有关,毕竟小型游戏的开发大部分都起源于某个甚至不是游戏设计师的人,一拍脑门就开始制作了。那么在不能爆火且收益不高的情况下,显然是大型游戏这种稳定投入稳定产出的工业化更适合大型游戏公司。
但是这东西对于方晨来说无所谓啊,大型游戏莫锤公司手底下好几个组都在按部就班的制作,稳定的产出收益中。因此方晨虽然是公司的初创者,但是并不代表公司的盈利点都在他这,反而现在他对于公司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存在,甚至有人曾经劝他不要继续制作游戏,维持住自己的金字招牌。
但那怎么可能捏?做游戏是一开始的发家之路,也是他的一份爱好。那些给他提建议的人确实出自好心,但是他们懂粉丝效益,却不懂游戏圈。其实对于真正的游戏玩家来说,他们看的仍然是游戏质量,所谓的金字招牌,最多也就只能够透支一次。一旦方晨拿自己的招牌去做了个吸金游戏,拿着一坨屎把玩家骗进来,那么这东西就会成为路边野狗都嫌弃的破木牌匾。
游戏做的好,谁都可以成为方晨;而方晨如果不再继续制作游戏,除了名头之后再无其他。
前世宫崎骏老爷子八十多岁都还在坚持制作动漫电影,正是因为他制作出来了一部部的优秀电影,才有了金字招牌,而不是因为金字招牌才产生的优秀电影。
当然他可比不上宫崎骏老爷子,他只是一个搬运游戏的崽。他负责搬运在前世的市场已经验证过的成功游戏,偶尔再带着自己的一些“私货”。
而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游戏,在这个世界也同样十分受欢迎,所以他并不用担心制作出来的小型游戏暴死的情况,脑海中有着许多成功小型游戏的点子。
当然,大厂们制作大型游戏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像是什么市场定位啊、品牌影响力啊、商品战略和盈利目标啊、资源和技术的优势之类的,简单来说就是不能丢了大厂的面,要赚大厂的钱。
不过这些都是莫锤公司要考虑的事情,跟他传奇游戏制作人害怕可没关系。
想到这里,他偷瞄了一眼正在办公的郑好,心里嘿嘿坏笑两声。郑好若有所感,朝他看了过来,寻思这个狗老板又要干什么。
方晨伸伸胳膊蹬蹬腿,说干就干。
小游戏计划,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