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他猛地起身:“愚昧!”随即质问道:“主公,又是谁提出了那样的计策,直接抛弃了我们?这样的抉择让江东士兵的军心往哪走?即便是确实无力援助,难道连表现出救援的姿态都不该有?我们尚未援救人便失了城池,江东大难临头!”
一声长长的叹息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他心中对孙权充满感激,是他在这里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然而此时,一阵熟悉的话语传入耳中。
“长绪目光长远,可惜孙权目光短浅。
留人失地,人和地都在;留地失人,则二者俱失。
既然孙权不懂用人,长绪何不寻求贤明的主上,实现心中所愿呢!”
孙邵眼前一亮,重复念道:“留人失地,人和地都存?留地失人,则两者皆失?”赞叹道:“此言甚佳!”
但他随后发现,说话人是他的老对手、好友,也是智谋出众的张明,知汉张良。
几步之遥的前边,是那位他敬佩的英雄,刘备刘玄德。
经过短暂的挣扎,孙邵决定站出来回应张良:“我这一躬,感谢你的言论。
至于归降我,劝你别打皇叔和张军师的主意,我孙邵尽管算不上名士,但仍懂得从一而终的忠诚之道。
生杀之权,随你处置,只求皇叔手下留情于我兄弟和家人。”
说完这话,他对刘备深深鞠躬以示尊敬。
闻言,刘备伸手扶起孙邵,面色微愠,显得无比威严:“长绪,你以为我是何人?不管你是否投降,我的妻儿和麾下将兵都不会受任何伤害。
况且,你们精兵悍将是他们的荣耀,岂能成为困扰?倒是你……宁为权那寡恩背义之人为奴隶,也不肯效忠于我,着实让人失望。”
听着这些,孙邵一时语塞,毕竟孙权仁义的光环,刘备刘玄德才是公认典范。
孙邵勉强为自己辩解:“皇叔乃世人均知的仁义之士。”
“我家君王纵然不如您,但也绝不残忍无义,恳请您收回这番言论。”
然而,说出口的话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面对孙邵,刘备的表情更加严峻,沉思着凝视着他。
“长绪,我不习惯背后评论他人,但孙权所行之事,天下人都看得清楚。”接着,他递给孙邵一封信:“这就是证明,孙策不幸的终结。
这封信详细记载了他杀害亲兄弟的所有证据,哪怕仅是副本,也能经得起验证。”
看着犹如铁证的文字记录,即便不是孙策的直接将领,孙邵仍感到震惊。
这种骨肉相残之举无疑是 ,论孙权的不仁不义,简直不存在辩解的空间。
他静静沉思之后,终于开口问道:“不知……这份证据是否可信?”
“既然皇叔握有确凿证据,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公之于众呢?”
“江东不乏如周瑜一样忠心于伯符的人,一旦得知此事,恐怕会对仲谋产生反抗情绪。”
“对皇叔来说,削弱江东势力,岂不是更显有利?”
孙邵心中的疑惑,也是刘备之前未曾想深的地方。
微微笑了一下,他回首对张明道:“子明,解我困惑就交给你这位知汉了。”
张明并不推辞,直率道来:“其实相当简单。”
“假如现在公开,孙权可能会反噬一口,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能把一切归咎为荆州的离间之计,原先确凿的证据反而成为他人怀疑的对象,这样得不偿失。”
“然而用来争取像长绪这样的忠诚义士,则极为适合。”
“再者,你怎么确定公瑾尚未归属我主?据我预计,此刻他很可能接近舒县了,如你有疑,何不随我一同去舒县核实 ?”
“并且我坚信文举先生的话语。
他曾言,你孙长绪,怀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并非那种墨守成规之人。”张明的话语内涵深远丰富。
孙邵身为聪明之人,稍加思索,已明白其中道理。
当证据越是确凿,公开就越是多余,在孙权 前无需任何公之于众。
周瑜归降刘备之言,令他难以置信并瞪大双眼。
孔融被提及,更让他感到惊讶。
他对孙权,虽感激其提供的广阔舞台,但在孔融面前,那是真正的识人之恩。
刘备随即继续发言:“长绪心忧天下民生,我备欲扶汉室,急需您这样的英才。
领兵征战,难以彰显你的专长。
只要你愿意共辅汉室,将来扬州刺史之位非你莫属。”
孙邵还在回味张明刚才的话,听到刘备又语重心长的话语,心中震动难以掩饰。
这是一种多么深重的信任,尽管刺史无关军事,但他所追求的,也是治国而非将兵。
“承蒙皇叔信任,邵愿意投诚!”他屈膝跪在刘备跟前。”此后但随主公交往,定会竭力追随以振兴大汉!”
刘备赶忙搀扶他起身,刚想行礼致谢,孙邵眼疾手快阻止。”主公万万不可,此举折煞小人!”能侍奉这样的心胸,是他孙邵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