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慢性萎缩性鼻炎
病案:
杨某,男,23岁,郑州人。主诉:有10年慢性鼻炎病史,曾多次检查均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屡屡服用中西药,以及外用西药,均未能达到远期治疗目的,近因鼻塞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鼻塞不通,遇冷加重,鼻咽干燥,鼻分泌物呈块状,不易擤出,偶有少量鼻出血,嗅觉障碍,呼气恶臭,五心烦热,头痛,记忆力减退,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检查鼻腔宽大,鼻甲缩小,并有稠厚脓痂。
中医辨证:阴虚鼻塞证。
治疗原则:滋阴润燥,通达鼻窍,兼以化痰。
治疗方剂:麦门冬汤、百合地黄汤与苍耳子散合方加味。百合14g,生地黄50g,麦门冬168g,半夏24g,红参9g,粳米18g,大枣12枚,甘草6g,苍耳子8g,辛夷15g,白芷30g,薄荷3g,茜草15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鼻塞有改善,鼻腔干燥好转明显,复以前方6剂。
三诊:诸证较前又有减轻,又以前方6剂。
四诊:诸证基本解除,又以前方治疗40余剂,诸证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按语:慢性萎缩性鼻炎不同于慢性单纯性鼻炎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等,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鼻炎之一。此病人鼻塞、遇寒加重辨为寒,再根据鼻咽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辨为阴虚,因鼻分泌物呈块状、不易擤出辨为阴虚生热、灼津夹痰,以此辨为阴虚鼻塞证。方以百合地黄汤滋补阴津,润鼻滋燥;以麦门冬汤滋阴益气,兼以化痰降逆;苍耳子散辛温通窍,兼防滋补药壅滞,加茜草凉血止血,诸药相互为用,以建其功。
一张治疗鼻息肉的经方
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之一。
在鼻的单侧或双侧均可见到一个或数个表面光滑,色灰白透明或色红,带蒂活动,质软的肉样赘生物。其致病因素,多因肺经湿热内蒸而成。
苍耳子散来源于《景岳全书》,由苍耳子、白芷、辛夷、薄荷所组成,为治疗风热鼻渊病的主方,有疏散风邪、芳香开窍的功能。
鼻息肉色灰白或透明者,属湿郁血络,主方可加陈皮、茯苓、半夏、南星片等,以燥湿化痰;
色红者,属热郁血络,加生地、丹皮、当归、赤芍、川芎等,清热活血化瘀;
溃烂者,属湿热熏蒸,加黄柏、苦参、瓦松等清利湿热。
鼻黏膜充血者,属肺经伏热,加地骨皮、桑白皮、黄芩等,清泄肺热;干燥者,属肺热伤津,加麦冬、生地、玄参等以清热养阴。
病案1:
张某,女,24岁,学生。
主诉:患鼻息肉1年余。
检查:左侧鼻孔呈现花生米大息肉,表面光滑,其色红,鼻塞,右侧鼻孔黏膜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余无不适。
诊断:鼻息肉。
病机:鼻为肺之外窍,为气体出入之门户。肺经伏热,上蒸于鼻,热郁黏膜,则充血;热郁血络,气血凝滞,故成息肉;息肉堵塞鼻腔,故鼻塞。
诊为肺经伏热,热郁血络,气血凝滞所致。
治则:芳香透窍,佐以清热活瘀。
方药:苍耳子散加味。
苍耳子6克,辛夷、白芷各9克,薄荷6克,地骨皮、桑白皮、黄芩、当归、赤芍、川芎、山楂各9克,怀牛膝12克,水煎分两次服,连服10剂。
复诊:治疗10天,检查息肉明显缩小,上方又服10剂,息肉消失,痊愈。
病案2:
梁某,男,18岁,学生。
主诉:患鼻息肉半年余,
检查:左侧鼻中道2/3处,有花生米大息肉,表面光滑,透明色白,鼻塞,呼吸不畅,胸闷,胃纳差,脉滑数,舌苔腻白。
诊断:鼻息肉。
病机:鼻属肺又为脾所主,脾失健运,湿痰上逆,停聚鼻窍,湿郁血络故息肉表面光滑,透明色白;因息肉堵塞,故呼吸不利;湿气上蒸则舌苔腻白;湿邪中阻故胸闷,胃纳差。
诊为脾失健运,湿痰上逆,湿郁血络所致。
治则:芳香开窍,佐以燥湿化痰。
方药:苍耳子散加味。
苍耳子6克,白芷、辛夷各9克,薄荷3克,加陈皮、茯苓、半夏、南星片、当归、川芎、赤芍、山楂各9克,细辛45克,水煎服。
复诊:服至15剂,息肉缩小2/3。因天热停服汤药,外用消息散涂20天,息肉全部消失转愈。
病案3:
钱某,女,24岁,干部。
主诉:患鼻息肉2年余。
检查:鼻内左右鼻孔各见黄豆大息肉1个,表面光滑,其色鲜红,鼻黏膜充血,鼻塞,嗅觉失灵,舌质紫暗,失眠多梦,舌苔薄黄,脉沉涩。
诊断:鼻息肉。
病机: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肺主气,肺热上蒸,壅结于鼻,热郁血络,故黏膜充血;气血凝滞,故成息肉,色鲜红;肺气不利则鼻塞,嗅觉失灵;心主血,热郁血分,则舌质紫暗;热扰神明,故失眠多梦。
诊为心肺伏热,热郁血络,气血凝滞所致。
治则:芳香透窍,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苍耳子散加味。
苍耳子6克,白芷、辛夷9克,薄荷3克,加当归、川芎、生地、桃仁、红花、山楂、赤芍各9克,怀牛膝18克,水煎分两次服。服至18剂,息肉全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