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六载,六月份。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青海前线取得大捷,他先后拔除洪济、大莫门等城,完全占领黄河上游的九曲之地,新置洮阳、浇河两郡,并且成立宛秀、神策二军,拓地千里威震天下。
李隆基为他晋爵西平郡公(正二品)、授勋特进(正二品)、加摄御史大夫(从三品),并且还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五品官职。
鉴于殷无咎指挥三万胡骑在大非川消灭吐蕃十万精锐大军,哥舒翰同样想要组建骑兵军团,他在短时间内招募数万番兵,各大军使的麾下镇兵纷纷有所增加。
这些番兵主要来源皆为党项人和吐谷浑人,他们能够更加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
目前陇右军拥有汉番兵团十万大军。
现在哥舒翰就算没有殷无咎帮忙,那他仍有足够实力对付吐蕃。
这次吐蕃国力完全伤筋动骨,损兵折将高达十几万人,紫山(巴颜喀喇山)以北的羌人部落纷纷选择投降。
李隆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他诏令哥舒翰继续加大攻势,同时要求殷无咎必须做好准备支援陇右军。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得知前线大败,他立刻遣使前来言和,意图拖延时间重新部署,随即任命“达扎路恭”为大将,让他务必稳住前线局势。
为了能够跟唐军继续争夺吐谷浑故地,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决定从抽调二十万人进行增援,以副相“结桑东则布”作为统帅。
吐蕃有政务九大臣制度,分为贡论、囊论、喻寒波三大系统,各自负责军机要务、赞普王庭内部杂务、法律政策制定三方面,九大臣作为中央王庭的统治核心,乃是吐蕃国内最具权势的贵族官员。
贡论、囊论、喻寒波三大系统有大、中、小之分。
其中贡论之首为大贡论,也被称为大相,这是吐蕃王朝的最高行政官员,肩负着辅助赞普决策外事;中贡论则是副相,吐蕃国中以这两个官职最为尊贵。
例如死在殷无咎手上的元论棣郭,他就是小贡论,亦可称为小相。
温暖期的青藏高原根本不是后世所能想象,吐蕃完全打破部落酋长制度,直接将统治区域划分为伍茹、约茹、叶茹、茹拉及苏毗茹五大辖区。
五茹之下各茹土地划归贵族和部落首领,行政上成为军政合一的采邑。
各茹推行军政合一的东岱制度(千户制),境内总共拥有六十一个东岱,以管理治下的吐蕃部众,每千户中的上千余名士兵大多来自吐蕃国内较为富裕的武士阶级或者奴隶主,这是吐蕃军队中的核心,他们出征之时往往都会带着私人奴隶上阵,仆从数量由几人到十几人,因而参战人数往往动辄有数万之众。
吐蕃通过东岱制度将奴隶主阶级纳入军队体系,使得奴隶主和奴隶牢牢拴在战争机器。
这也是为什么吐蕃能够拳打大唐,脚踢大食,两大帝国在它面前竟然占不到任何便宜。
吐蕃大将达扎路恭在短时间内构筑紫山防线,使得哥舒翰无法继续扩大战果。
历史上达扎路恭曾经借着安史之乱趁虚而入,尽取河西、陇右之地,数年之间大唐西北数十个州郡相继沦陷,甚至还在广德元年攻陷京师长安,最后纵兵大掠半月有余方才离去。
士民避乱,皆入山谷。
吐蕃军队掳走汉人百姓高达百万之众,所有人全部沦落奴隶。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把注意力放在吐谷浑故地,他还不知道小勃律国已经出事。
安西行营节度使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国,一路上经过拔焕城、握瑟德、疏勒镇,越过葱岭、播密川,顺利抵达特勒满川,强行攻克吐蕃人控制的军事要塞连云堡,孤军深入数千里长途奔袭,顺利捉拿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以及众多王公贵族,准备凯旋而归回朝献捷。
值得一提,吐蕃公主就是小勃律王的王后。
这就代表着安西军彻底打通跟中亚诸国的联络通道,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极大打击吐蕃的扩张野心,高仙芝通过此役胜利奠定安西节度使的职位。
唐蕃战争从高宗皇帝一直到天宝年间,大唐帝国总算在这场唐蕃战争中拿到主动权。
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和王后班师回朝,得胜归来的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行至播密川时便派快马先行入朝,直接越级向李隆基呈上捷报。
自我膨胀的高仙芝还不知道自己犯下一个巨大错误,他还有一个顶头上司,那就是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他是兼任安西副大都护。
高仙芝最多就是行营节度使,他越过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直接向皇帝奏捷,显然没把顶头上司放在眼里。
夫蒙灵詧闻言顿时暴跳如雷。
果不其然,在高仙芝回到龟兹之后。
夫蒙灵詧不仅没有半句表扬,反而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啖狗粪高丽奴!汝官皆因谁得,而不待我处分擅奏捷书?按照军法汝罪当斩,但以汝新有功不忍耳。”
言下之意,你这个吃狗屎的高丽奴才,你的官位都是谁给你的,竟然不等我处置就敢擅自奏捷?论罪我应该把你当众斩首,只是看在你新立大功的份上,这才不忍心杀你而已。
面对近乎丧失理智的夫蒙灵詧,高仙芝一身冷汗伏地叩首:“是节帅您的大力栽培。”
夫蒙灵詧追问道:“高丽奴才,于阗镇守使你从谁那里得到的?”
高仙芝回答说道:“是节帅您亲自任命。”
夫蒙灵詧再问道:“高丽奴才,焉耆镇守使、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这些你都是从谁那里得到的?”
高仙芝继续答道:“全部都是节帅您亲自举荐和任命。”
在这一刻,高仙芝总算明白夫蒙灵察为何会如此震怒,他只能选择不停磕头谢罪,避免再次激怒到这个顶头上司。
因为夫蒙灵詧乃是安西节度使,节以专杀受命赐之,所以他完全可以把高仙芝当众斩首,只是这样他的仕途也跟着到头,李隆基必定会把他押回京城进行问罪。
关键时刻,监军边令诚出手帮助高仙芝,在他看来此役胜利也有自己一份功劳。
如今夫蒙灵詧这么打压高仙芝,就等于把他给得罪到,于是边令诚立刻向李隆基呈上密奏,声称高仙芝深入敌国万里,他为朝廷建立奇功,不应该受到统帅的排挤,终日惶惶不安。
接到高仙芝的捷报,李隆基正在寻思如何犒赏他,现在突然收到边令诚的喊冤奏疏,他开始对夫蒙灵詧大为不满。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他夫蒙灵詧回朝,提拔高仙芝为安西节度使,兼摄鸿胪卿和御史中丞,完全取代夫蒙灵詧的位置。
在夫蒙灵察回京之前,高仙芝仍然像往常那样去拜见他,此举乃是避免安西军有人仿效自己。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做领导都能行为不正,那就别怪下面的人跟着做点坏事。
夫蒙灵察看到高仙芝依旧恭恭敬敬对待自己,他的内心不禁有些惭愧。
幸亏高仙芝还算心胸开阔,他为了避免安西军内部分裂,在担任安西节度使之后,他把安西副都护程千里和衙将毕思琛等人喊来臭骂一顿。
臭骂过后,高仙芝就直接放过他们,丝毫不追究以前得罪过自己。
从此以后,安西军彻底尊奉高仙芝为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