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镇街上的情况明枝也看到了,但她听说三关县是开设了慈幼院的。
“不是说官府有开设慈幼院专门收容没有爹娘的孤儿吗?怎么他们还会上街乞讨?”
明枝有些疑惑
二夫人叹了口气,柔声跟明枝解释:
“你才多大,见过的事情能有多少。这镇上每被北蛮人攻破一次,没爹没娘的孩子就会多一点。
慈幼院就那么大点地方,还是 好几个镇子的集中在一起,官府的救济粮迟迟发不下来,孩子们没饭吃,可不就得上街上讨。”
三夫人也说道:
“听说之前都是县里或是镇上的富户时不时送些银子过去给慈幼院,但这几年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没了。”
说到这里明枝就懂了,朝中有人贪得无厌,给商贾富户强加罪名,抄家灭族流放屡出不鲜。
商贾人人自危,谁还顾得上管慈幼院这种地方!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五年还好好的,这两年世道愈发乱了。”
五夫人感慨了一句。
众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五年前的前太子谋逆案!
这是大胤的不可说!
明枝跟着几位婶子做了会儿针线,等到酉时末明二爷几个才回了家。
这几日老太太由明嬷嬷伺候,又有明枝寻来的好药养着。
身子倒是愈发健朗了,看的家中众人也都很高兴。
晚间吃完饭,老太太将家中众人集中起来。
众人坐在厅房里略说了一下这几日的所见所闻,无不在感慨边城生活的艰难。
“想想咱们在胤都之时,二十文钱不过是随手打赏下人的。到了这边城,辛苦一整日却还挣不到二十文!”
明二爷灌了口茶水,唏嘘不已!
“谁说不是呢,可就是这每日二十文的苦工,有些人还排不上队。那些个半大小子去,管城墙修建官差的都不要!”
明五爷也是点头应和!
老太太听完,也是颇为感慨。
“咱们以往长居胤都,对外面的世道了解的不多!
明家虽是商贾起家,但祖辈能积累下偌大的家业,也是流过血,吃过苦的。
明家家训诚信经营,勤以致富,你们都要时刻谨记!”
说完,老太太看了一眼明枝
“枝儿,你今日去萧关大营,可见到了华将军,将军可说了对我们家充军之事如何安排?”
闻言,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明枝这里。
“见到了祖母,华将军之前就已经将我们家从充军名册上划掉了,如今我们只要不离开三关县境内,做什么都可以自己安排!”
一听明枝这话,明家众人纷纷露出了喜色!
三夫人更是笑出了声儿
“太好了,从流放开始就一直担忧家里的男人们要充军!
想想他们要和北蛮人对上,我就觉得腿软,那北蛮人可是杀人不眨眼。
现在终于是不用担心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明家也不愧是商贾出身,就连家中女人幼童都是耳濡目染。
十分善于交际,这才短短几日就打入了街坊邻居内部,打听到了许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