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准备重用蒋洪范,朱慈烺就没有必要再捏手捏脚,畏畏缩缩。
放手让蒋洪范去大干一场,自己全力支持,不做太多的干预。
朱慈烺还有重要的事情去做。
回到应天府府衙,朱慈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宋应星,让宋应星安排皇家科学院工学院的学员来龙江造船厂。
朱慈烺在信中叮嘱宋应星,不仅要选派工学院的学员,兵器制造局那面精通火炮制造的,蒸汽机研究上的技术人员,也要派一些过来。
不要舍不得人才,人才只有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才能体现和实现他们的价值,完成他们的理想。
朱慈烺是下定决心,要集中所有资源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大明舰队,同时也通过这件事情,促进大明造船工业的发展。
写好给宋应星的信后,朱慈烺立刻安排人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朱慈烺现在心急如焚。
做好这件事后,又一个难题摆在了朱慈烺的面前。
战舰即将开始建造,那开战舰的人呢?
光有船没有军士,那这船岂不是摆设。
朱慈烺在脑海中思索,自己手上的一众人马,熟悉水战的还真没有,都是旱鸭子。
戚振威和他的戚家军虽然懂一丢丢水战,但依旧是门外汉,何况戚家军现在编进了北海舰队,成为了北海舰队陆战队,目前无法调用。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禁一阵头疼。
手上没有现成的,那只有去挖人了。
朱慈烺又开始搜索明末熟悉水战的人物。
郑家三兄弟不错,绝对是水战的好手。
虽然郑芝龙在崇祯初年便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了大明的官员,但这只是名义上。
本质上来说,这郑芝龙还是福建沿海的土皇帝,让他来给朱慈烺训练统帅大明的舰队,听从朱慈烺指挥,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而且,就算郑芝龙愿意,朱慈烺都不敢用他,免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到时候,自己费尽心思,耗尽心血,辛辛苦苦打造的战舰不姓朱,姓郑了!
民族英雄郑森(郑成功)倒是不错,现在郑森现在十八岁了,好好培养一番,以后也是自己的得力干将。
而且,现在郑芝龙已经归顺朝廷,即使只是名义上的。
朝廷的一些调令,如果损害到郑家的核心利益的话,郑芝龙可能阳奉阴违,甚至直接抗旨。
但是如果朝廷下旨意,封赏他儿子郑森,一向看重名声的郑芝龙肯定无法拒绝。
郑芝龙之所以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不就是想获得朝廷的认可,得到朝廷的赏赐,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嘛!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何人知之?
因此,朱慈烺心中断定,如果现在朝廷赐官郑森,郑芝龙绝对不会拒绝。
朱慈烺心中记下此事,等到自己回到北京后,便去找崇祯说说,给这郑森赐姓改名,收到自己的麾下。
朱慈烺在脑海中继续搜索,想象还有什么人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