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见过夏侯将军!”
看见夏侯献走进军营的甄像连忙赶来,拱手拜礼。
甄像身旁还有一人也跟着拱手站立,还没等夏侯发问,甄像便主动开口介绍:“这是越骑校尉甄毅。”
甄毅是甄后堂兄之子。
夏侯献心中吐槽一句:这出征在即不在自己营中整顿兵马还在这里串营?
也罢,这也省的自己多跑一趟了。
夏侯献微笑着点头回应,接着看向两人:“本将听闻射声营近来换了一批新式弩机,可否一看?”
“夏侯将军的要求末将能不满足嘛。”甄像侧过身子一伸手,“请!”
三人一同穿过军营校场,这里的布置和后世的射击靶场类似。士兵们一字型排列,纷纷瞄准眼前数百步远的训练木桩。
校场内,有将官在高声指挥着。
“挂弦!”
“张弓!”
“瞄准!”
“放!”
士兵们动作一气呵成,只听一声声美妙的响声,箭矢便齐刷刷的破空而出。
或许士卒们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这新式武器,有不少脱靶的。
但是,随着士兵扣动弩机的扳手,又一发箭矢发出,紧接着是第三发、第四发
如此密集的箭矢总有命中的。
就在夏侯献沉溺其中时,甄像的声音忽然从耳边传来。
“将军,您看这就是元戎弩。”
甄像不知何时叫人拿来了一台让夏侯献观摩,夏侯献从对方手中接过弩机,第一感觉就是轻便!
当然是相对而言。
这台比当时在长安时马钧第一次做出的轻太多了,完全达到了单兵作战的程度。
夏侯献饶有兴致的把玩着,这时,甄像建议道:“将军,这里您扣开看看。”
顺着甄像指着的地方,夏侯献打开了弩机顶部的木盖,里面装着数量极多的箭矢。
只不过这箭矢很短,估摸着也就五六寸。
据甄像介绍,这新式元戎弩为了能够“扩充弹夹”,特意将箭矢又缩小了几寸。
这里要说一下,诸葛亮原版的元戎弩号称是“一弩十矢俱发”,蜀军用的箭矢大约八寸左右。
所谓“俱发”并不是一次性发射十支箭,而是可以连续发射十次,就如同方才校场看到的那一幕一般。
马钧改良后,虽没达到他期望的那样连发五十次,但也达到了最多三十发的强度。
由于箭矢过短,所以对于箭头和箭身的选材相对苛刻,无法大规模量产也是情理之中。
夏侯献把目光又看向弩机本身,机身侧面有一个扳手状的部件。
向前四十五度推来“挂弦”,向后拉至九十度便是“张弓”,最后向下拉就是“放箭”。
这原理就跟枪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简直是超越时代的产物。
夏侯献很期待这支军队未来的表现。
之后,他又跟越骑校尉简单聊了聊,就去别的营依次转转,很快便摸清了中军的基本情况。
屯骑营掌重骑兵,一千人编制。
越骑营掌轻骑兵,九百人编制。
射声营掌弓弩兵,九百人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