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将调动兵马必须要得到朝廷的调令,否则,绝对不能够动用一兵一卒出征。”
“固守城池的兵马除外,武将只有防御的权利,没有调动兵马出城的权利。”
“将领只管军事,而文官,只管政务。”
“互不干涉,又互相牵制,互相帮助。”
“军队所有的军粮全部必须得交,由文官掌控。”
“而文官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军粮。”
“武将没有调令,不得擅自出兵。”
“只需要防守,如若需要动兵,必须要朝廷的调令。”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只需固守城池。”
“如若想要率兵出征,必须要得到朝廷调令朝廷,并且,由朝廷派遣武将出征。”
“朝廷将领,所有的兵符,全都由兵部保管,兵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取走兵符。”
“兵部还需要成立一个监管部门,取兵符,必须要得到陛下的圣旨,经过确认,方可取走兵符。”
“否则的话,任何人也不能够调动一兵一卒。”
“他们可以被动防御,但是绝对不能够擅自出击。”
刘璟拱手道,他认为,不能够给武将太多的权力,也不能够给文官太大的权力。
武将和文官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如此一来才能够让边境安定。
而且武将没有能力单独调动大军,除了防守城池,没有任何调动一兵一卒出城,甚至去做其他事情的权利。
他可以练兵,但是却绝对不能够调动大军私自行动。
任何人想要调动大军私自行动,必须要得到朝廷的准许。
未经朝廷允许,他们只能够被动防御,如若敌人到来他们可以进行防御,但是绝对不能够出城去杀敌。
被动防御的情况下,还要派遣人立刻通知朝廷。
“如若城池没有其他地方的支援,守不住了呢?”
“或者,文官和武将不和,导致叛乱呢?”
“文官管理城内百姓,但是他手中并无兵权,如落伍教条,斩杀文官,似乎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如若这武将在边关,斩杀文官,拥兵自重,甚至通敌叛国呢?”
“该当如何去做?”
朱标点了点头,看一下面前的刘璟,冷声道。
“启禀太子殿下,学生认为在边关的文官和武将产生分歧,这是常有之事。”
“毕竟世人都会有私心,而人心最是难测。”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否长了一颗坏心眼,是否天生反骨这无从探测。”
“但是如此一来,能够大面积杜绝武将拥兵自重,而不会出现诸王之乱。”
“诸王之乱,才是整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如若没有诸王之乱,只是武将一方拥兵自重,对于王朝来说,想要将其覆灭轻而易举。”
“可诸王之乱,他们可都是拥有自己的封地,而每一个诸王手底下拥有的封地基本上极为庞大,随随便便就能够拉拢起来几万,甚至十数万的大军。”
“而一个武将,他不管理政务,一时之间想要拉拢起数万大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一旦一个武将想要在暗中发展,那必定会被文官发现。”
“到时候朝廷立刻出兵,他顷刻之间,就能够被斩杀。”
“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还可以出一道政策,那便是举报制。”
“一旦有人密谋造反,如若有人举报,查有实据,则重重有赏。”
“不仅如此,不管是何人造反,只要举报成功,查询确有此事,可以将其官职,赏赐与他。”
“如若有人举报则知否,有造反的嫌疑,那么举报之人一旦被查实确有此事,可以让其成为知府。”
“将领也是同理。”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杜绝有人造反。”
“因为他们一旦造反,很多手底下人不愿意,自然而然会举报他们。”
刘璟拱手一拜,继续说道,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笑意。
“告缗令?”
“你小子,脑子倒是挺会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