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等到自己百年,朱标继位的时候,这些家伙恐怕也都是年事已高了。
可饶是如此,老朱依旧不觉得区区蓝玉,值得朱标如此费心。
“纵然如此,李文忠家的小子李景隆也算不错”
“爹,您可千万别提李景隆了!”
不等老朱说完,朱标直接皱眉打断道:
“李景隆的确有些才智,他也有主官一营的本事,可他绝非将才,更非帅才。”
“他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于他而言,心中装不下整个战局,手中握不住十万大军。”
“三万人马,李景隆最多只能统帅两营三万人马。”
听到朱标对李景隆如此评价,老朱瞬间眼前一亮。
只因对于李景隆的看法,他和朱标惊人的一致。
他又怎会不知李景隆不堪大用。
之所以在朱标面前提及李景隆,也是存着考验朱标是否有识人之明的心思。
尽管朱标和他看法一致,但老朱还是继续说道:
“这话有些过了吧,景隆这孩子可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他可是有少将军之称的。”
“就是因为这少将军的称呼,儿子才愈发觉得他不堪大用。”
朱标眉头微皱,沉声说道:
“李景隆刚入军阵便是五品偏将,未曾主导一场战事,可他对这个少将军的头衔却恋恋不舍。”
“在京都之时,他多次身着铠甲前往军营,为的便是听到军中之人称呼他为少将军。”
“爹,你说说如此轻浮之人,如何堪当大用?”
“徐叔长子徐允恭,在军中历练有三年之久,可如今依旧是主官五人的小旗。”
“纵然面对总旗、百户都是毕恭毕敬,单是这份持重谨慎的心思,就足够李景隆学上好几年了。”
真不是朱标对李景隆有所偏见。
只是朱标亲眼目睹李景隆的诸多表现,的确证明他难当大任。
况且身为穿越者,朱标又怎会不知李景隆是何人。
那是首位‘大明战神’,身在朝廷阵营,却是朱棣靖难的头号大功臣。
李景隆背靠一十三省的粮草辎重,统帅着六十万大军。
可面对只有辽东、北平两地的朱棣,面对只有十五万人的北平军,依旧被打的节节败退。
至于什么临阵逃跑,最后打开城门,放燕军进城这些事迹。
朱标不知是确有此事,还是野史杂闻。
可无论如何,朱标都不愿冒险重用李景隆。
“而且,表哥李文忠对他这个儿子的评价就很中肯,赵括马谡,快牛木车。”
“可以看出,表哥也知他儿子有些才略,却没有统帅三军的本事。”
“嗯。”老朱微微点头,对朱标的话很是满意。“那徐允恭”
“其他人或许不错,可蓝玉要比他们强。”
朱标不想逐个分析后辈武将,直接改口道:
“蓝玉十三岁便跟着开平王常遇春在军中历练,十八岁方才担任旗官。这五年的沉淀,五年的动乱征伐,便是允恭那些后辈无法得到的财富。”
“所以儿子重用蓝玉,并非因为他是常妹娘舅。儿子看中的,是蓝玉在军伍上的能力。”
听朱标说完,老朱心头疑惑也算渐渐消散。
正如朱标说的那样,后辈的武将中,蓝玉的确算的上第一梯队。
只不过朱标还有一点没有明说。
那便是洪武年间名将如云的盛况消散之后,下一批的大明将帅中,能抗起大明军武之大旗的人,勉强只有两个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