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闻言讶然失笑。
他突然想起了几年后那部叫做《奋斗》的青春偶像剧。
漏风小棉袄米莱就是这么帮衬陆涛的,让她爸这个建筑商带资进场。
孙红兵笑了一下,“当然,津门这个项目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这个地块本身带着一定的任务性质,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做到了两个月。
但是,瞬驰在各地的项目,都是以6个月作为最迟开盘期限。
规划、建造的时间缩短,让瞬驰的获利能力大增。
特别是在所谓的三线城市,比如荆州、榆次这些地方,我只需要投入几千万购地。
46个月就开盘收钱,一般开盘当天我便收回了所有的成本,剩下的全是利润,也会在3个月内完成清盘。”
说到这里,他更加耐心的为卿云‘讲解’着,
“瞬驰的商业模式就在于‘缩短从现金到现金的周期’。
现金流体现了一家开发商的实战能力,为了顺应瞬驰的全国战略,我的预算从半年调整一次缩短到月,进而现在缩短到周。
资金管理上,我甚至做到了以天为单位。
每个项目的开工开盘时间、回款、现金调度,一切以天为单位,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均不得有延误的借口。
所有的业务开展全部围绕现金流来进行,全公司统一调度资金。
这是内部控制,外部上面,我决定一块土地的取舍,一是考虑低价,二是看付款方式的优劣。
拍下地块后,我会极力的和地方商谈降低首付款的比例和延长结算的周期,如果这方面有弹性的空间,我宁肯提高土地的购买价格。
这不是在败家,而是我对整个房地产产业的长期看好,用眼前的利益来换时间。
因为无论我怎么买,在随后地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我都是在便宜的时间入手的。
同时,因为有我的存在,地方也会非常的欢迎,因为我也间接抬高了周边下一宗土地的起拍价。”
说罢,他笑了笑,“当然,我也承认,这是我摊子铺的太大,太缺钱了导致的。”
而后他却冲着卿云挤了挤眼睛,指了指公式,“但我相信,你会理解。”
卿云哭笑不得点点头,“孙总,您可真是在做数学题啊,不断的求极限。”
孙红兵也是一个学霸,15岁便考入武汉大学水利专业(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1岁当很多人大学都还没毕业的时候,他便取得华清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他不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当年对某个世纪工程投票结果不满,认为学术界太无用了。
“是的,就是不断的求极限,公式就摆在这里。
房地产的本质就是速度,现金流的速度,一个关于速度的数字游戏,不断的挑战安全边界。
只不过,我没掌握好这个平衡,所以出现了今天的困局。”
孙红兵回答的很坦率,并没有避讳自己陷入困局的原因。
卿云闻言心里却是明白了过来。
如果仅仅从战略本身而言,孙红兵无疑是一个天才。
他一眼看穿了房地产产业的暴涨特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科学紧凑的策略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2001年的瞬驰年销售额不过8亿,行业霸主万可的年销售额45亿。
2003年的瞬驰年销售额45亿,行业霸主万可是63亿。
2004年的瞬驰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亿,是万可和富利的总和。
但是当时的王师一点都不慌。
就在这一年,瞬驰的危机全面爆发。
因为,这是一个明眼人一眼便能看见失败的结局,毫无技术含量。
2004年瞬驰的辉煌,不过是在垂死挣扎,因为早在2003年7月,瞬驰的‘现金流方程’便没有了正数解。
随着负数的叠加计算,快速周转下,资金池很快便会枯竭。
瞬驰的行业第一,是一场悲壮的登顶。
卿云拿起笔,开始在纸上算了起来。
倒也不复杂,在孙红兵给定的几个参数下,很快所需资金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