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陆游游历各地、深入军中,他也目睹了一些不平之事。”
“当时吴璘的儿子吴挺代父掌兵,颇为骄横妄为,多次因为微小过失杀人。”
“王炎不敢责备,陆游请求用吴玠之子吴拱代替吴挺。”
“王炎认为吴拱生性胆怯并且没有谋略,遇上敌军必定失败。”
“陆游则认为,就算是吴挺遇敌,也不能保证他不失败。”
“如果让他手握战功,会更加难以驾驭。”
“等到吴挺的儿子吴曦反叛,陆游的话得到应验。”
“乾道八年,王炎被召回朝廷,其幕僚全都散去。”
“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并于同年十一月抵达成都。”
“但是抵达到了成都后的陆游,只是一个闲官。”
“终日无事可做的他寄情山水,醉心诗酒,却因不得志而心中郁郁。”
“淳熙五年,陆游的诗作传到杭州,孝宗读后有所感动,遂调陆游返回临安。”
“但是这个决定遭到权臣的反对,宋孝宗只好任命陆游为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
“淳熙六年,陆游又被任为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并于同年十二月抵达抚州上任。”
“次年,江西发生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
“亲自率领吏卒用小船运粮赈灾,并同时向朝廷告急,请求赈灾。”
“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却因遭到给事中的弹劾而被罢职还乡。”
“此后五年时间,陆游一直闲居山阴,寄情诗书与田园山色。”
“淳熙十三年,陆游被重新启用,任严州知州。”
“陆游上任之后,致力于恢复当地的农业发展与生产。”
“并对贪暴吏役进行严厉打击,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辛弃疾:陆游最具忧愤的一首诗,名垂后世,一呼百应。
陆游所作的大部分诗歌雄浑豪健,与大唐李白近似,故有小李白之称。
陆游以爱国精神,转变了南宋文人因国运而萎靡不振的诗风。
陆游天资聪颖,加上有名师教导,不到舞勺之年便能属文作诗。
当然,他能流芳百世主要是靠他的作品。
仕途方面,他几乎是处处碰壁。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
只可惜陆游一举夺魁,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
惹来秦桧嫉恨,至此仕途起伏不定。
正值盛年,他便已老惯人间。
甚至艳羡友人的功成名就,还发出了类似苟富贵,勿相忘的戏谑笑语。
这其中的故作淡然,骗得过他人却瞒不过自己。
陆游大半辈子都在主张北伐,却未曾得到过南宋朝廷的有效支持。
遥想当年楚虽三户能亡秦,而如今大宋却无抵御外敌之能人。
而他即便病骨支离,也依旧认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甚至寄希望于天地神灵。
后来陆游以诗闻名,被孝宗召见任命江西常平提举,负责掌管粮仓、水利相关事宜。
后又被人钻空子检举,他愤而辞官,闲居家乡山阴。
当他年逾耳顺,目睹奸臣当道以致误国殄民而无可奈何,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而无能为力。
陆游一腔孤愤抑制不住,创作了许多充满战斗情绪的爱国诗篇。
《书愤》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一首,读来感觉大气磅礴,纵横古今中忧愤自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愤慨,今昔对比的落寞,古今对比的自愧弗如。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气盛,哪知世事艰险?
北望中原,一心收复山河的气势如大山巍峨般坚定不移。
首联表明诗人平生之愿,即便命运多舛,也依旧初心不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忆往昔那年雪夜,威武不凡的楼船战舰在瓜州驰骋。
犹记得那年秋风飒飒,大散关万马奔腾,捷报连连。
颔联回忆往年的战斗场景,一何意气风发!
与如今的连连败退、苟且偷生相比,又是何其屈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