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才还没有适应众人瞩目的感觉,有点坐立不安,好在没过多久,就听门外高声喊道:“秦王驾到!”
李世民来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他身穿华丽的袍子,头戴金冠,威严而庄重地步入大厅。
身边还带着一只黑狗,据说这是秦王最喜欢的狗,去哪都要带着。
李世民在主座上就座后,论道开始。
每次论道都会有几名学士出来当众宣讲他们的理论学识,有的谈经论典,有的点评书画,有的评论时弊,让当场的人得闻大道。
这次的论道可真是一场文化盛宴啊!陆德明讲经学,他的讲解如同一股清泉,让人心旷神怡;虞世南说书法,他的笔下字字生辉,仿佛一幅幅艺术品展现在众人眼前;还有孔颖达谈论语,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智慧的大门。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孔颖达说完下场后,李世民站了起来。
“得闻几位大学士论道,我与诸位一样,受益匪浅。
“今日除了这几位大学士,还有一位新晋的学士,高良才先生是我新骋的大学士,这位学士才高八斗,尤其精于算学。
“今日诸位有幸,可以聆听到他高深的算学了。
“有请高学士!”
李世民亲自捧场,高良才只得起身,向周围的人群做了个罗圈揖,上了场。
人们惊叹不已,竟然是这个年轻人!难怪他能和房学士坐在一起,原来是新晋的大学士。
然而,人们心中也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么年轻的大学士,真的有本事吗?
在十八学士中,只有房玄龄对高良才有所了解,而杜如晦与他关系亲近,也略知一二。其他学士对高良才并不太了解,但他们大多官职不低,不少人曾在太极殿上见过高良才。
“这不就是在朝堂上煮猪蹄的那人吗?”
大多数学士对高良才的印象就是他煮猪蹄的样子,这让他们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有什么真才实学,能够得到秦王的青睐,成为大学士。
许敬宗抚摸着胡须,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暗自嘀咕,可不能小瞧这个家伙啊!秦王看人从未出错,怎么可能招一个庸才来当学士呢?而且,这个人居然能在朝堂上把魏征辩得哑口无言,已经说明了此人的不俗,且看今日他有何表现。
高良才站在当中的台上,向场上众人躬身道:
“在下高良才,万年县人氏。
在下末学后进,才疏学浅,不敢当大学士之称。
今日得秦王抬爱,在文学馆与众位学士论道,实在是在下的荣幸。
既如此,在下就献丑了。”
他一番开场白,众人的目光都聚在了他身上,看他今天有何高论。
“在下擅长算学,深知计算不易,因此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终于创造出一件神奇的工具来帮助计算。”高良才得意地举起手中的算盘,“便是在下手中这个算盘。”
众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只见他手上拿着一个木质的框架,里面嵌着一些珠子,这就是算盘,难道它有什么了不起的用处吗?
孔颖达好奇地问道:“这算盘莫非和算筹一样,是用来进行计算的工具?”
“孔学士所料不错,这算盘正是在下从算筹中改良而成,用来计算的。”
“哦,那比起算筹来,如何?”
高良才自信地说道:“如果把计算比作行路,算筹刚刚走到这条街,算盘已走出长安城了。”
全场哗然,这牛吹得可太大了,算筹刚走到这条街,算盘就已走出长安城,那算盘岂不是把算筹甩出不知多少条街了。
孔颖达甚是不满: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高学士,做学问当有一说一,你这样信口开河,可不是做学问的样子。”
高良才见他不相信也就算了,一开口就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架势,有点让人不爽,他反问道:“孔学士不信吗?孔学士说知之为知之,但你还没有见过算盘,怎么能确定算盘不能甩算筹几条街呢?”
“这……”孔颖达气得差点儿没噎住,“既然高学士这么说,那就请你让大家见识一下算盘有多厉害吧。”
“自无不可。不过我用算盘计算没问题,速度有多快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但算得是否准确,就要请哪位学士用算筹验证一下了。”
孔颖达哈哈大笑:“好,就让鄙人献丑,用算筹与高学士一起算一算。”
此话一出,旁观的人们激动了,说是帮高良才验证一下正确与否,其实这是在约战啊!这可是两个大学士要比试计算速度的大新闻!
长安城好久没有这么热闹的事情了,人们奔走相告,就在两人准备比试的时候,又涌进许多来看热闹的人,把不大的厅堂里挤得满满当当。
众人纷纷议论着这场比试的结果会如何,毕竟一个用算筹,一个用从未听过的算盘,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对决!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谁会是这场计算速度大战的胜利者。
两位大学士也感受到了来自观众们的压力,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坚定和决心。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正确与否,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李世民见两人几句话不到,就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这让他并不感到意外。
学者们就是如此,为了争论一个观点,常常陷入争吵之中,比试更是家常便饭。
他并不担心高良才会输,毕竟这位仙家子弟拿出的东西,输掉才真是匪夷所思。
他只是预想到了高良才会赢,然而他却低估了算盘的威力,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次比试将会如此精彩纷呈。
杜如晦悄悄地凑近房玄龄的耳边,小声问道:“老房啊,你觉得这场比试怎么样?”
房玄龄反问道:“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你会在这种场合公开挑战吗?”
杜如晦听闻心中已有了答案,点头不语。
就在这时,一位侍从搬来了两张精致的案几,放在台上,让两位学士入座准备比试。
大唐的文人通常都会随身携带算筹,而孔颖达也不例外。他从他的算袋中取出了一堆算筹,摆放在案几上,准备开始比试。
相比之下,高良才的准备工作更加简单。他一抖算盘,然后将其摆在案几上,就轻松地完成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