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后欧洲地区的其平均身高和华夏北方人持平,但是又二十年过去后,到二战时期,欧洲人的平均身高已经大幅度超过华夏北方人,如此出现了国人心目中所谓洋人人高马大的记忆。
一个国家的民众生活水平如何,其实可以用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数据标准来判定:平均身高!
因为平均身高这玩意,背后就是平均粮食消耗。
粮食水平如何,吃的饱不饱,吃的好不好,永远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的直接依据。
其他的都是扯淡!
而大楚帝国在奋斗了四十几年后,终于是做到了人均四百公斤粮食消耗的水准!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楚国人几乎控制了全球,把所有的主要粮食产地都控制在手里!
毫不客气的说,大楚帝国是用整个地球的资源供应自身!
要不然的话,是不可能达到人均四百公斤粮食消耗水平这么个水平的。
这可是六亿多人口呢,需要的粮食可是天文数字!
以目前的农业技术,化工技术等,只依靠本土地区,也就是传统的关内十八省地区,累死所有楚国人都不可能产出这么多的粮食,让所有国人都能吃得这么饱。
楚国人要想吃得饱,要想吃得好——准确的说是要比那些土著们吃的饱,吃的好,就必须要有全球资源的供应。
这也是楚国进行海外扩张的直接动机。
同时也是后世一些先发达国家极力打压后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管是耕地资源还是其他什么资源,那都是有限的。
而有限的资源,只能让一部分人过上优渥的生活……如果其他人也想要过上优渥的生活,那么势必就会挤占先发达国家更多的资源,就会导致先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下降。
很多后进国家想要奋力发展,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却困难重重,越发展困难就越大!
来自发达国家的打压连接不断,并且打压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打压方式都有,不过目的就一个,那就是想要把你彻底的限制在低端产业里。
而打压的原因,可能公开的有多种多样……但其实这些公开原因都不重要,基本都只是个借口而已,实际理由就一个:生存资源的争夺!
简单来说,目前技术条件下,全球范围内能够产出的粮食就这么多,先发达国家的人吃的多了,后进国家的人吃的就少;而后进国家的人如果吃得多了,那么先发达国家的人就得饿肚子……
诸多后进国家如果想要国人都过上欧美人的生活,同时欧美人的生活水平还不下降的话,你得再变出好几个地球才行……而现实里地球就一个。
所以诸多国家争端,甭管是经济上的冲突争夺,还是战争,其实归根到底到最后,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你死我活的争夺!
很残酷的。
如果没有核弹,后世早就爆发第三次乃至第四次世界大战了,哪能有整体上大几十年的和平时期啊。
而大楚帝国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全球资源的供应,走的路子其实和任何一个世界霸主国家都差不多。
毕竟大楚帝国的工业再厉害,那也得有各种农畜,矿产原料才行。
而诸多海外领地资源的供应,才让大楚帝国的工业全速运转,并带给民众更好的生活。
而东欧粮食开发计划,总体来说也是帝国全球资源供应链的一部分,只不过在未来规划里占据的地位还算是比较重要的。
毕竟粮食在任何时期里都是属于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你可以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没有车乘坐,但是你不能没有饭吃……
衣食住行,食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帝国对东欧粮食开发计划还是非常重视的,这种重视其实都不是体现在战争上……单纯的战争的话,其实对于当代楚国而言没什么压力,甚至都没有什么挑战。
这从楚国在东欧地区投入的主力部队数量就能够看的出来,截止到承顺四十三年冬天为止。
楚国在东欧地区投入的兵力总数也就十万人上下,其中有两个甲等战备师,两个乙等常备师,这四个师乃是作战主力。
此外还有三个从中亚地区抽调过去驻防的丙等预备师,主要是分散开来驻防各战略要地,交通节点。
而这十万人,并不是集中在某地,而是分散在广阔的东欧地区,南至黑海,北至莫斯科……南北战线得一千多公里呢。
这么点人要想完全控制这么漫长的战线,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楚国人的军事行动更多的还是以点带线,通过攻占并控制河流沿途的城池节点,继而控制整条河流,通过控制河流来控制附近的整片区域。
在部分区域形成控制后,来对后方更广阔的地方来形成控制。
这一时期里的军事行动,主要就是集中在攻占城市据点,控制河流,摧毁敌人的主要有生力量,摧毁抵抗敌人的政权为主。
这也是楚国人在海外扩张的一贯套路,大军压过去直接奔着敌人的主要城市打,以求大规模的歼灭敌人的军队主力,最后直捣黄龙攻占敌人的首都,摧毁敌人的统治中心,进而摧毁敌人的大规模有组织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