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拎酒老人走到铸剑炉前,随开铸剑炉的圆形铁门,朝整座屋子露出空荡荡的内炉。
“小家伙,去吧,既然那么喜欢他身上的气,趁着陈郡谢氏那个小女娃不在,就多吸点…不过记得水别涨得太高,又把县城给淹了…”
老铸剑师打了个酒嗝,丢下几句嘟囔话语。
他拎酒出门,踩着朝阳下的草坪,下山打酒去了。
阁皂山位于江南道袁州。
自古便是道门昌盛之地。
也曾在二十多年前,被大乾高宗皇帝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当今天下道门格局,是北楼观,南三清。
三清之一的玉清宗祖庭,便位于这阁皂山上。
玉清道士们也因采药炼丹、布道行医,而名播天下。
今日这样的晴日,前来寻医问病、求药求丹之人络绎不绝。
豪掷千金的江南道富贵官宦们,亦是时有大张旗鼓的前来聘请玉清道士作法,主持斋醮。
若从高处往下望去。
从山脚山门到山顶道观前,居士人流宛若流水般源源不断。
接待居士、行走在殿宇宫观之间的玉清弟子们口唱“福生无量天尊”,身穿蓝色道袍,头戴南华巾,不蓄发。
瞧着精气神十足,且身上道袍衣物皆是上等丝绸布料,望之便富贵气十足。
难怪有人说,三山滴血字派中,最富裕入世的便是这阁皂山玉清宗,如此一见,便可知晓一二。
此刻,阳光下的半山腰广场上,布满人流。
虽然阁皂山广开山门,迎接四方来客,玉清弟子们也小笑脸相迎,一副热情好客模样。
可是上山的居士人流,依旧大部分被阻断在玉清观宫殿群的前半段。
越往后靠近山顶,宫殿便越是宏伟,也越是静谧安详。
玉清宗的在籍道士极多,但大多数都是世俗挂名弟子,或者业余弟子。
除非是核心嫡系的玉清弟子,或者与玉清宗长期交好、又豪掷千金的江南大族的贵人们。
否则外人无法进入这玉清观深处的几座寂静宫殿。
其中,特别是位于山顶的玉清宫,飞檐翘角,庄严肃穆。
且玉清宫屋顶上方隐隐缭绕有紫色烟雾。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显眼。
每到今日这样的炼丹吉日,一有居士准备上山,只要站在阁皂山脚下的第一级台阶前,一抬头,就能遥遥望见山顶这座主宫,与上方缓缓缭绕的奇异紫气。
这紫气盛腾的异景,也不知是自然生成,还是下方那座玉清宫内,玉清道士在作何法事。
每当第一次来阁皂山的居士们露出惊异神色之时,旁边山门前引路的知客道士都会一脸骄傲的微笑告诉,这是观内某位辈分极高的老前辈在闭门淬炼仙丹,这上方升腾的紫气,乃丹雾也,无需大惊小怪。
如此这般,居士们脸上的虔诚肃穆之色,还能有少,这阁皂山玉清宗的香火,自然更加旺盛了。
只不过,每日上山求丹的居士,大多数都会被拦在道观前面,无法深入最靠近山顶的几座道宫。
至于有紫色丹气缭绕升腾的顶峰玉清宫,更是无人可以靠近,即使前几天一位长安贵人派来的使者,都只能在前殿束手等候。
不过这些事情,落在途径的玉清道士们眼里都习以为常,目无波澜。
然而此刻,玉清观前殿的众多居士们所不知道的是,此时山顶,靠近玉清宫大殿的一处雅致独特的池塘边,正有一道红衣倩影独坐水畔。
这红衣女郎,及笄年华,女扮男装,鬓绾起,束有一顶儒冠,不施粉黛,素面朝天。
然而即使是穿着一身火红纯色的柔顺衣裳,依旧无法遮掩住某处胸脯对于布料严重可耻的浪费。
只是也不知,是色彩深沉单调的一众殿宇中,这一袭红衣太过显眼了点。
还是风景这边独好,天下男子大多嫌贫爱f。
这处池塘明明位于玉清宫右侧长廊边,而左右两侧也明明都有长廊可以离开玉清宫下山,可是大多数穿着玉清宗嫡系弟子服饰的道士们闯过玉清宫后,脚步都不知觉的拐向了右侧长廊这条道。
路过时,不少青年玉清道士们的眼神,都下意识的飘向了长廊外的某处池塘风景。
而这位新来玉清观不久的红衣女郎置若罔闻,似是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廊上行人们的风景。
她亦在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