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说:“我昨晚上没睡,研究了一晚上材料。
当地警方首先可能是在荔锐秋失踪的时间上弄错了,中了凶手营造出的曼德拉效应。
将调查重点时间向后推了十二小时。
其次就是这个首因效应,我看了当地警方的取证顺序和审讯顺序。
是可能产生首因效应的。
警方先是听取了保姆的证词,知道了保姆帮邵铂收拾好出差的行李箱。
‘邵铂要出差’,‘保姆收拾好。’
这两个先输入的信息,占据了大脑的主要位置,影响了后来邵铂拖着行李箱出门的信息接收。
即使他们对邵铂拖着行李箱有过那么一丝怀疑,但也很快会被邵铂拉着一模一样的行李箱出现在机场的视频将疑虑打消。”
赵耀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邵铂要去抛尸,他是怎么做到按时到达机场,然后赶上航班的?”
题安想了想,“顺路。”
赵耀说:“顺路?去机场的路上顺便抛尸?”
题安说:“是的,他车上放着一个一模一样的行李箱。去机场的路上抛尸。
抛尸完开车继续赶往机场,拿着预先准备好的行李箱走进候机大厅。”
赵耀说:“这么分析下来,这个邵铂是个心理学高手啊,能将曼德拉效应,蒙太奇效应和首因效应移花接木得浑然一体。
题安说:“当时的警方也从交管部门找到了邵铂开车去机场的各路段监控。
有几个路段是没有监控的。
但是可以根据前后监控时间,推断出无监控路段所用时间。
抛尸一定是在无监控路段。
为了得出抛尸时间和抛尸路段,我想有必要用个笨办法。
开车多跑几次各个无监控路段,将数据和监控推断时间做对比,哪个路段时间偏差比较大,说明哪个路段抛尸的概率大。”
赵耀笑,“我觉得方法虽然笨到家了,但是应该会很有用。”
题安和韩队长说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按照赵耀教给自己的方法,破除侦查人员的首因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
他说:“韩队长,我曾经遇过一个相似的案子。
你来听听看。
一户人家的丈夫失踪,警察调查的时候,发现妻子曾经拉着一个行李箱走出房子。
后来我们警方问询这个妻子,拉着行李箱干什么去了。
妻子说她要去出差。
我们问行李箱里是什么?
妻子回答,行李箱里是她出差的衣服。
并给我们看了她的火车票,还有上车下车检票的记录。
您认为妻子有嫌疑吗?”
韩队长说:“嫌疑太大了。
她要出差,根本是她要抛尸的借口。
箱子里不是什么行李,而是她丈夫的尸体。”
题安说:“那韩队长你回头再看看荔锐秋失踪这个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