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的是,为什么留下的不是自己?
万历皇帝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突然就直接问道:
刚才简直吓死个人!林泰来立刻松了口气,若只是为了恩荫就好!多多益善!
“那些人放手争国本,甚至不惜损失一个又一个的同道也要争国本,为的就是牢牢把持住道德立场。
本来到昨天为止,大部分人都觉得雒于仁奏疏里面暗点林泰来,属于没事找事。
这林泰来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是不是应该将错就错?
司礼监诸秉笔齐齐凝视林泰来,你看不起谁呢?有本事比比谁的干儿子和义子多?
还是掌印太监张诚喝责道:“林泰来休要胡言乱语!皇爷只是想着,赐你儿子一个恩荫!”
司礼监掌印张诚皱眉喝道:“林泰来!为何君前失态,不速速回话?”
何倬不就是废掉了你的武器《金瓶梅》么,你都已经把他打翻了,还要再踩一脚。
这时候王司徒才突然醒过神来,开口道:“这五人言事虚浮,又有欺君之嫌,不适合为科道言官,宜调出京师。”
林泰来也挺惊讶的,这是他与清流势力斗智斗勇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为了保全同道主动牺牲自己的人。
孙暹主动推荐说:“可以照着林九元的样式为范本,去寻觅相仿的,东厂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臣在翰林院兼官礼部郎中,目前感觉甚好,正有意在任上做出一番事业。”
关于清流势力前仆后继力争国本的动机,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任何一个稍微懂得历史的穿越者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
林泰来顿时虎躯巨震!皇帝上来先问自己有没有子嗣,子嗣多不多,到底是几个意思?
申时行也惊诧莫名,皇帝不会真起了“爱才”之心吧?
常言道,俗人诛身,圣人诛心。这林泰来也不是圣人,为什么如此热爱诛心?
看完了乐子,万历皇帝就让太监宣布“无事散朝”了。
但神奇之处在于,林泰来作为被害人,今天又一次让大家同情加害人
负责收呈奏疏的岗位,要和所有衙署都打交道,曝光度很高。
以后这位何御史在史书上的形象,可就是向皇帝进献《金瓶梅》了。对标榜名誉的清流势力人物来说,这种牺牲不可谓不大。
与此同时,只有树立起了一个明确的敌方靶标,才能借着激烈反对的动作,在同仇敌忾的氛围下,不断炒高热点、鼓动人心,凝聚同道,壮大势力!
这也切合圣人“生于忧患”之道,争国本就是他们制造出的“忧患”!
反过来也可以想,如果不这样做,他们那些人拿什么去凝聚和巩固己方势力?
就算不争国本,他们也会寻找另一个标靶作为敌人,并且将这个标靶热度炒作到不亚于争国本!
让被鉴定为摹仿金瓶梅写奏疏的雒于仁去这个人来人往、曝光度很高的岗位,工作内容还是收发奏疏,其难堪可想而知。
林泰来又补充了一句:“昨日的王三余、钱一本也一样。”
他心里想的是,就万历皇帝这德行,说不定从哪天开始,就三十年不见大臣了。
万历皇帝也觉得有点不忍心了,又问道:“雒于仁该如何处置?”
林泰来很明白这是一道“考题”,如果回答失败,自己在皇帝心里积累的好印象就要没了。
近年来锦衣卫实在不堪,不知你有无去锦衣卫掌事的想法,朕觉得你有能力出任卫帅。”
众人惊奇的看向王司徒,印象里这是王司徒首次在朝议上如此锐利的臧否人物。
正常回答:此辈标榜清议,自居忠良,投机皇长子朱常洛,希冀从龙之功。
有些地方听懂了,有些地方半懂不懂,还需要反复琢磨。
万历皇帝很可惜摇了摇头,挥挥手说:“无事就退下吧!”
半天没有存在感的首辅重重的咳嗽了几声,表示一下自己还在!
皇上你把自己这首辅留下,就是为了在边上吃灰吗?
万历皇帝便道:“你先管着,等有了合适的人材再说。
“啊,这林泰来以为如何?”万历皇帝终究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此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下意识的询问林泰来。
见王司徒还是“无动于衷”,林泰来的眼神逐渐变成了“死亡凝视”。
但在私底下,该糊弄还是要糊弄,不必过于和皇帝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