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知青,周秉文的房间里,最多的果然是书。
书,非借不能读也。
何苗选了三本,一本《鲁迅全集》,一本《边城》,还有一本《复活》。
把三本书往顾振国怀里一放:“我们一起看。”
顾振国简单的翻了翻,要知道平时他其实不怎么看书的,但是在部队的时候,他的领导会让他抽空多看书。
而且看完之后,还让他说读后感,因为领导器重他。
顾振国也看过很多不错的小说,像《艳阳天》《清江壮歌》《金光大道》等,他也都看过的。
可是再看何苗,这些书放哪儿她看都不看,反而对那本他压根看不懂的《鲁迅文集》爱不释手。
忽然间,顾振国似乎感觉身边的小媳妇,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爆棚的胜负欲,让他不肯落于人后,也选了一本领导那时推荐给他,但是他翻两页就睡着的《三国志》。
周秉文看他们一下子选了四本书,心疼的很,再三交代:“你们可别外传,看完赶紧还给我,有些是不让看的。”
这个何苗当然知道:“放心吧,就我们俩人看,看完就给你,你明天一早就跟振国去送鸡蛋,每天两块,当天结。”
就算是为了这些书,何苗也愿意,要知道这些都是她从前想看没时间看的名著。
周秉文扫了一眼顾振国手里的《三国志》,鄙夷的斜睨他一眼:“你还能看懂这个?”
顾振国还真是看不懂,倔强的他,轻轻一笑:“当然能,在部队看了一半没看完,正好你这儿有,我给看完,省得回去还得借,不大好借。”
周秉文对部队人的印象都是大老粗,揉了一下鼻子,还是看不上。
何苗可看不得别人小瞧顾振国,挺身而出:“没关系,看不懂还有我呢,我帮你。”
顾振国得意的瞟了周秉文一眼,周秉文翻了个白眼,被强行喂了一嘴狗粮,噎得慌。
选好书,回到房间里,何苗连觉都不睡了,开始看书。
顾振国也翻起他给自己选的《三国志》,果然,还没有看到第三页,困意袭来。gonЬorg
可是他看到何苗这边越看越精神,用力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死活也要撑住,不能丢脸。
晌午过后,吴翠莲也没歇晌,先把鸡蛋给洗了,然后炒茶,等茶炒好了,就要煮鸡蛋,煮好熄了火,再把鸡蛋给敲开,闷上一晚上时间,入味。
她则喊着顾三婶一起去了养鸡场,一天两次给打扫卫生,这些小鸡虽然不多,也得精心喂养。
吴翠莲看着日渐长大的鸡,很是开心:“小鸡仨月就长成了,到时候就不用去收鸡蛋,自己养的就够了,还能省钱。”
顾三婶点点头,忽然,她想了想说:“你觉得咱们还缺人手吗?你不知道,我娘家的一个侄女,今年十七,不愿下地干活,想找个轻省点的事做。”
顾三婶的娘家也是这个村的,在村东头,吴翠莲当然知道,但是不认识她侄女。
“行啊,来呗,这个养鸡场的活,咱们俩人也干不完,让她过来给鸡割点草来喂,也是可以的。反正村长给养鸡场分配了四个人的活。”
养鸡场是集体的,谁来干是村长和大家一起决定的,卖出来的鸡蛋,鸡,到了年底也是要分给村子里的人的。
集体的养鸡场,但是因为是顾振国和何苗张罗的,吴翠莲当然比较有话语权。
顾三婶的侄女要来工作,她得先给吴翠莲商量,这边没啥意见,再去找村长,两边都答应了,她侄女才能来帮忙。
吴翠莲这边刚应下,谁知还没过半个多小时,村妇女主任王秋敏领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娃过来了。
“吴嫂,这是我大孙女,不上学了,地里的活她也干不动,我寻思着这边的活她能干的好点,你看看,要不然,让她在你这里帮忙。”
说帮忙是好听的,就是安排在养鸡场做工,女娃年纪小,按规定每天上工给的工分只有七分。
七个工分还让她下地干活,家里人心疼,觉得不划算。
养鸡场的工作轻巧,小鸡不大一天喂两次就行了,上山割草,扎碎,搬点磨面剩下的麸皮,就能喂饱。
所以这个活,村子里不少家里有女娃的人,都打着主意想进。
顾三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王秋敏就是仗着自己是领导了。
吴翠莲是个好说话的人,既然村子里规定是四个人的活,如今还少俩,顾三婶一个,王秋敏一个,这就够了。
但是吴翠莲并没有立即答应,还是那句话:“这种事,我说了不算,问村长吧。村长咋安排,我听他的。”
王秋敏没想到吴翠莲竟然还不给她面子,脸色有些不好看:“这不是你张罗的养鸡场么,我不问你,问村长,村长能管到你?”
顾三婶把里面的鸡屎铲出来,放箩筐里,皮笑肉不笑:“看你说的,养鸡场也不是她张罗的,是狗子弄得,她也得听儿子的,要不然,你去问问狗子?”
王秋敏不是不想问村长么,顾三婶就把人指到顾振国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