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魏晋南北朝好似一片靡靡,但事实上东晋的士族和皇族从未放下过北伐的决心。
在这一年,谢安的弟弟谢万被桓温钦点,与郗昙一同前往北伐前燕。
这个决定,王羲之还向桓温提出委婉的劝解,希望桓温可以换下谢万。
桓温坚持任用谢万,可令人无奈的是,谢万在军中屡屡出错。
谢安也想起了自己这个弟弟,无奈摇头“万石性子高傲,又走得一帆风顺。两位兄长去世后,也是我没能做好兄长之职。”
他们几兄弟里,大哥二哥都走得早。
谢安当仁不让自然要为弟弟,子侄承担起一份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谢朗等人都与他关系匪浅的缘故。
可以说,是谢安将这些子侄教养长大的。
“谢万兵败,这对谢家危害很大吗”姜烟捂着脸,阻挡落在脸上的雪粒子,鼻尖红红的,再厚的皮裘也挡不住这刺骨的寒冷。
也不知道谢安要走到什么地方去,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一片大雪。
谢安比姜烟走得文雅多了,一步一步,不疾不徐。
手里甚至拿着卷起来的腰扇轻轻敲打着手心。
“极大。”谢安道“若是明面作战,战败而会。这是多方原因的。或天时、或地利、或人和。”
“但绝不能因为主将的愚蠢”
说到最后一句,饶是谢安这么好的脾气也忍不住厉声起来。
谢万这一仗打得太差了。
差到整个谢氏蒙羞。
可越到这个时候,谢氏反而越不能上蹿下跳。
谢安收拾好一切,重重叹气,沉默着继续向前。
“一切都可以慢慢变好”谢安走着,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谢家会变好。
北伐也会成功。
姜烟不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
她心中明白,要终止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还要等到百年后一个叫杨坚的男人,而彻底让这片大地再次苏醒繁荣起来,则要等着那个犹如天降猛男出现在世界的李家二郎。
谢安此刻就像是走在一条她知道不会成功,却艰难坎坷的路上。
用他最文雅的气质,留下一道身影,供后人远望。
谢安也的确不负他早年获得的盛名。
在经历了谢万去世后,谢安收拾好谢家的一切,望着妻子,再看院子里也逐渐稳重下来的孩子们。
他彻底的放弃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投身仕途,于谢家在朝堂中的颓势,力挽狂澜。
大雪渐消,艳阳从云层后探出头来。
姜烟追上谢安,他如今不再是桓温手下官员,从太守做起,一步步,一步步的向上爬。
在位期间,谢安的政绩并没有那么优异。
但谢安于人心却是入木三分。
没有人不说谢安好,哪怕升迁离开,也有人怀念谢安在任时的日子。
他从侍中到吏部尚书,再到中护军。
陈郡谢氏走出了谢万兵败带来的阴影。
姜烟身边出现谢玄和谢道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