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气渐渐的冷了起来,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姜瑜也收到了京中寄来的信,有两箱笼的新衣裳,还有料子尺头,一套东珠的头面和营收的银票,等着翠屏打开箱笼,只觉得满眼都是金灿灿的,说道,“二姑娘,这是谁寄来的?”
姜瑜翻开信,看到一手娟秀的字迹,显然出自女子之手,署名是李张氏,她就知道这是李秋的母亲张氏,而东西显然都是李秋送来的,只不过怕是引起麻烦,这才用了自己母亲的名义。
说起来她只见过李秋一次,其实不过一个食谱,她可以直接叫人送过去就是,想来他一个商贾也不敢欺负到周王府的头上。
但是当时姜瑜存了私心,想着留个后路,这才特意见了一面。
让姜瑜觉得意外的是,李秋并不像是一个商贾,精明外显,反而文质彬彬的如同一个读书人一般,目光澄清,这才让她决定跟他一起合开店铺。
果然她的眼光并没有错,李秋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居然还叫人送来的许多东西。
翠屏挑着看了几件衣裳,都是外罩衫之类的外衫,用了寻常的尺寸,倒也不挑人,不像是内衣,多一分太肥,少一分却是太过紧凑。
所以许多绣坊都喜欢接这种单子,毕竟不挑人,也好送礼。
翠屏看着上面漂亮的金银线暗纹,忍不住说道,“二小姐,这些刺绣可不是一日二日的,最少也要费几个月的功夫,显然之前就预定好的。”
而李秋为什么要预定这些?
姜瑜一下子就明白了,也许李秋也以为她会跟着入京吧。
“收起来吧。”
翠屏怕姜瑜不高兴,马上就点头说道,“奴婢知道了。”
外面传来杜氏的声音,姜瑜就推门而去,杜氏满面的笑容,说道,“阿瑜,你可真是不简单。”杜氏后面等着个小丫鬟,手里拿着一个食盒,“你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杜氏的笑容感染了姜瑜,她也跟着笑了起来,问道,“是什么?”
“正是李记的那几样糕点,今天早上你大舅舅家里的赵掌柜的来找我,说李记愿意供货给我们,先是叫人拉了一批糕点过来。”杜氏说的眉飞色舞,显然非常高兴,“阿娘刚才试吃几口,也怪不得会被选做贡品,这改了方子之后味道似乎更好了。”
姜瑜吃了几口,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之前的太甜了一些,这样就很好,吃完甜而不腻,口感清甜。”
杜氏说道,“对对,阿娘说不出来,就是这个感觉。”
几个人笑起来,院子里欢声笑语,就是寒气也似乎被吹散了不少,杜氏叫人把糕点包好,送了一份到大女儿的姜瑾那边去,又收拾了一分准备送到娘家去,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看着姜瑜踌躇半天才说道,“阿瑜,你回来也不少时间了,也该是去给大舅舅问个安才是。”
姜瑜看了眼杜氏,杜氏就想起刚回家时候姜瑜说的话来,忐忑不安的解释道,“你大舅舅其实很惦记你,但是他一个长辈也不能来看你不是?你大舅母又在忙你三表妹的婚事,自然也没空。”
其实姜瑜也想见见大舅舅和表哥,也不知道这几年他们如何了,犹记得小时候,她时常回去大舅舅家里住。
“我去就是了。”
如此姜瑜收拾了下行囊,还想着问母亲要带什么去,结果母亲丢出了许多箱笼来,显然早就有所准备,说道,“既然去了就多待几天,别着急回来。”
姜瑜好笑,说道,“娘,我知道了。”
杜氏虽然这般说,但是真等着姜瑜上了马车,就一直一直看着她,眼泪婆娑的,很是不舍,直到马车消失在了视野这才回去了。
姜瑜的大舅舅杜平住在临安隔壁的利川,倒也不远,坐着马车一下午就到了。
这时候还没下雪,但却是湿冷湿冷的,寒气逼人,姜瑜手里抱着暖炉,这才勉强忍住,到了利川已经是傍晚了。
杜家在利川也算是大户,姜瑜远远就看到了门楼,很是明显,但是靠过去,门子看到姜瑜的马车,一时没认出来说道,“您是……”
刚好有人从侧门出来,正不悦的对着一旁的婆子说道,“不是叫你去买金华的火腿,你怎么就换了一家?这可不行,赶紧去把东西退回去。”
那婆子苦不堪言,哀求的说道,“夫人,您看天都黑了,要换也是等明日不是。”
“你不要仗着是老太太的人,我就不敢动你,我说今日就是今日,一刻也耽误不得,现在马上就去。”
那婆子求了半天,也没有能说动妇人,只好垂头丧气的叫两个小厮拎着火腿就往外走。
妇人发做完了,这才发现门口似乎有客人,定睛一看居然是姜瑜,她有些不敢置信,揉了揉眼睛,“阿瑜?”
姜瑜这才走了过去,在妇人前面福了福。
原来这人正是杜平的娘子周氏,她中等个子,身材苗条,穿着一件半旧的湖绿色的素纹杭绸褙子,外面罩着一件灰鼠皮的斗篷,看起来暖融融的,这会儿正满脸的不敢置信,握着姜瑜的手打量她半天,最后才说道,“真是的你。”
“快进去。”周氏对着一旁的人喊道,“快去跟老爷说阿瑜来了,对了,还有去外面把大少爷也叫过来。”
姜瑜还是第一次看到周氏发这么大的脾气,显然是气的不轻,不过转念一想也是,那火腿显然是要陪送的嫁妆,而女儿家的嫁妆则是代表着她的脸面,一个做母亲的但凡心疼女儿,肯定是不愿意拿了不好的去糊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