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回到驿站,陈燚煐又召集手下一帮人。柳开平午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如今也是精神抖擞。
雷地先说了他的情况:“大人,府衙那边查过了,没有一个叫闲宁的官员,卑职在善平府已有多年,对本地的各色人物还是知道的,也从未听说过闲宁这个名字,因此卑职猜想此人要么不是善平府本地人,要么用的是假名。”
陈燚煐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这闲宁如此藏匿行迹,自然不会让别人轻易查到。
“史炎的线索方面,卑职将他的画像贴了出去,一天下来,共有3人提供了线索。”
“哦,那你快说!”陈燚煐赶忙督促。
“一条线索是上次那个茶馆对面有个卖衣服的铺子,铺子掌柜说大概一个月前见过史炎、张侠,还有一个人,共三个人曾在茶馆喝茶。不过掌柜只认为张侠,对史炎有点印象,对另外一人毫无印象。卑职听说后又到茶馆问掌柜,那掌柜说确实有来过,他说张侠和史炎一个多月前一起来过几次,只有一次是三个人来的,但他也说太久了,记不住第三个人的长相,只有张侠和史炎来到好几次,他才记得。”
雷地说这一线索时,陈燚煐还真的想起来,茶馆掌柜确实说过一个多月前,张侠来过好几次茶馆,有时是两个人,有时是三个人。两个人是张侠和史炎,这第三个人很有可能就是闲宁。只是这条线索并没有让他明确知道闲宁的长相,对现阶段的调查似乎也没有什么帮助。
雷地看陈燚煐没问什么,就接着说第二条线索:“在洪春楼前,有人曾看到张侠和史炎吵架,吵完之后,张侠就见了洪春楼,史炎就走了。”
这条线索似乎也对调查没有多大的帮助,张侠已在信中说了这点,两人曾几次吵架且不欢而散。
雷地看到陈燚煐还是什么都没问,只好接着讲第三条线索:“北市有一个酒楼的掌柜说,曾记得大概五天前,史炎和一个男子在酒楼的一个包间用餐,掌柜亲自上菜时,曾看到两人在看一个茶壶,卑职问过了,应该就是那阴阳茶壶。”
“阴阳茶壶?”陈燚煐不免感到惊讶:“史炎的那个阴阳茶壶是别人给他的。”
他赶忙又问:“那男子长相特征呢?”
“唉!那掌柜说客人太多,他记不住,只记得大概四十多岁,带了一把剑。”这点倒是和裴东呈描述的与白林一起去书院的人相像。
陈燚煐听到这里,把头转向王英:“你去书院,有没有搞清楚那人的长相?”
王英连忙说:“大人,卑职问了三十多名学生,没有谁能记得此人的长相,都说时间过得太久,想不到了,不过,卑职把每个学生所讲的每个特征都拼凑起来,也能得到一个大概的长相,就是不知道准不准确。”
“哦,那你赶紧说。”不知道准不准确,有个参考也行,总比一无所知强。
“此人的年纪应该是确定四十多岁的人,身高五尺出头,也可能是五尺半,带着一把剑,这是很多学生都阐述的特征,所以此人大有可能就是雷捕头说的那人。”
“此人的剑可不是装饰用的,他真的会武功,据一个学生说,裴教授招待白林时,他当时泡茶端进去,不慎差点摔倒,此人扶住了他,而当时此人距他几乎有两丈远,行动非常迅速,所以他肯定是会武功的。”
“此人皮肤偏白,体型瘦,束发,没戴帽子,没有蓄须,只是脸上皱纹明显,能看到已四旬,不过,五官方面就没几个学生能说出特征了。有学生说他眉毛细,眼睛有点小,很有神,嘴唇薄,就这些了,其他的都描述不出来。”
形容人的长相,五官是最难形容的。例如王英说此人眼光有神,眼光有神是什么玩意,难道正常人的眼光不都是有神吗?只有晚上没睡觉或心情不愉快的人才会显示出眼光无神。在大多数人看来,人的五官好像长得都差不多,可组合起来却是完全不一样。书院的学生们能记住此人的身高、发型等,唯独对脸上的器官没有记性。
虽然仅凭这些对案情未必有多大帮助,但陈燚煐已经很满意了,至少比双眼抓瞎要强。
“还有其他的吗?”
“没有了。”王英摇了摇头。
“大人,卑职这里还有一个消息。”雷地突然说道:“在书院周边有一棵树上挂着一块黑布,白天卑职去那边询问百姓时看到了,挺显眼的,那布应该是用来蒙面的。”
“柳护卫不是说那史炎从书院出来后曾在一个屋子的屋顶上呆了一会儿吗,那棵树距离那屋顶只有差不多五丈距离,卑职想应该是那人在树上监视史炎。”
“布呢?”
雷地把布掏出来,递给陈燚煐。陈燚煐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这就是一块普通的黑布,应该是他跟踪史炎时戴的。或许是戴久了,觉得憋气,就脱了下来,后来就一时遗忘。陈燚煐把布翻来翻去,也没发觉有用的线索,就递给雷地,让他先保管着。
雷地要说的事情也已说完,只剩下王汉的消息了。
“王汉,你呢?”
“大人,卑职接着昨日的事,接着跑了书院那22名捐钱入学的学生的家,一共跑了6家,这6家中有3家已经明确交代当初捐钱入学是白林主动提出的,他们也确实向白林行贿,金额不一致,有的一百多两银子,有的两百多两银子,还有1家从隐秘之处打听到这事,主动向白林行贿,让儿子进入善平书院读书,另外两家不愿意说出来。”
“按照大人的吩咐,找齐5家后,卑职已向大人传递消息,抓了白林。只是还剩下11家,卑职还得跑大概两天时间。”
陈燚煐听了点了点头:“剩下的那些你安排手下人接着跑完就是了,你在我身边待命,不能跑太远,我有预感,这案子已经进入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