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升从李如风他二叔嘴里得知,今明两年中、俄将会有一系列深入合作,双方领导还会互访。
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来中国,其实是替克里姆林宫那位打前站的。
杨东升不知道李如风他二叔想从老毛子手里得到什么,不过俄罗斯确实还有不少让我们直流口水的好东西,比如rd-170系列火箭发动机,正在研制中的亚森级攻击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
而俄罗斯军工企业失去了d-30kp-2型航空发动机、al-31发动机等国外订单,势必更加困难。
在李如风他二叔的安排下,杨东升见到了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本人。
这是一个看起来五十岁出头的中年人,身材消瘦,头发稀疏,表情严肃,猛一看跟克里姆林宫那位很有几分相似。
据李如风他二叔私下八卦,这位确实跟克里姆林宫那位关系匪浅。
他们两人都是1975年大学毕业后加入的克格勃,还同在克格勃列宁格勒地区工作。
两人曾经多次一起执行任务,是实打实的战友。
这个世界上最铁的关系第一条就是“一起扛过枪”,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时间很快接近年底,杨东升的工作更加忙碌了起来,过年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职工发年节福利。
杨东升还记得自己在老家顺河的时候,最开始的年节福利就是猪腿、油、罐头、红糖,还借此交好了乡里和派出所。
但是随着物资供应充足,米、面、粮、油早就不短缺了,一次给职工发一堆东西,让人家背回家,这是要招骂的,所以从今年开始,公司全面改发购物卡。
忙了一天,回到家,发现二姐正在家里听杨玥弹钢琴。
杨玥一曲弹毕,二姐鼓掌道,“弹的真好!”
“最近玻璃瓶厂怎么样?”杨东升问。
“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呢!环保局说,有几个老炉子不达标!可是前不久刚跟人家签了一个大合同,过年都没准备停炉子,这要是耽误时间太长,就怕完不成合同。”二姐道。
杨东升想了想道,“那就先烧气吧!等过一段时间,你们忙完这个单子再改,以后你们新建炉子、炉子改造,都做成燃气的!”
杨东升这要是未雨绸缪。
后世很多地方一拍脑门就搞煤改气,杨东升他们那个地方也不例外。
当时他们镇里的支柱产业是玻璃瓶制造,除了开玻璃瓶厂的,还有不少人开网店,搞物流的……全镇有将近十万人依靠玻璃产业吃饭。
结果煤改气的要求下来,玻璃瓶厂因为搞不到气,又不让烧煤,只能停产,近十万人的饭碗被一下子打碎。
虽然又改回来了,但是这一来一回不知道给老百姓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很多人的本钱都是贷款搞来的!
在全国一拥而上搞煤改气的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每年光是发电用煤就在20亿吨以上。
按照热值算,一吨标准煤相等于800立方米天然气。
如果全国都搞煤改气,光是发电就需要1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几乎相当于那时候全球一半的天然气产量,当时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只能满足十分之一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下就拍脑壳搞煤改气,不出现气荒才怪!
2005年过去,2006年到来。
过完年之后,杨东升赶往瓜州。
先出席了地矿大学的东升奖学金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