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月北风起,渭水江畔寒意浓。
但寒风也不能阻挡人们的热情,长安百姓带着家小把渭水两岸围得满满当当,就为了看蒸汽船的试航。
上次在校场试蒸汽车时百姓不得入内,所以没有这样轰动的场面。
当然后来蒸汽车在路上试验时,沿路的百姓有幸见到,甚至还有好事者骑马一路追着看,回去后大吹特吹,搞得长安百姓都知道越王李泰做出了仙人所说的烧水就能跑的蒸汽车。
百姓对此充满了好奇,可惜难得一见。
这次在渭水上试蒸汽船的消息一传开,马上就传遍了长安城各个角落,人人争相赶到渭水江畔,抢个好位置。
“快看,船来了。”
两岸的人翘首张望,一艘大船缓缓驶来。
这艘船和以往的那些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两侧并没有桨,有的是两个巨大的轮子。
准确的说,这是带有桨叶的桨轮。
在蒸汽机的带动下,轮子转了起来,轮周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
这桨轮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在其不停的转动过程中,桨叶不断地入水划船,越来越快,达到了一个稳定的速度。
蒸汽船后面不远处还有一艘同样大小的船,两侧各有5桨,共10桨一起划动,要和蒸汽船比一比速度。
这两艘船是同样款式的战船,能搭载约90名士卒或桨手,不算太大,刚好适合用来改造成蒸汽船。。
李泰将其中一艘船加以改造,安装上桨轮,装上蒸汽机,就成了蒸汽船。
一开始,人力船还能紧紧地跟在蒸汽船后面,但行驶了一段距离后,速度渐渐变慢,和蒸汽船的距离越拉越开。
这正是人力的缺点,人会疲劳,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的速度,划船久了总会慢下来的。
而蒸汽船只要有煤有水,机器不出故障,就能一直保持稳定的速度。
李泰就站在船头,举目眺望,船头波涛涌动,两岸人潮如涌。
他意气风发,接受着人们的欢呼。
李泰发现蒸汽机用在船上真是绝配,船的载重量大,装点煤也不算什么,水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完全不愁蒸汽机没有动力。
而水路又没有坑坑洼洼这种事情,桨轮的运作十分平稳,不会出现各种问题。
现在李泰正逆水而上,好好试一下蒸汽船的能力。
船只逆水而上才最考验船的,有些河段水流急,以人力划桨甚至无法前行,不得不靠岸上的人拉纤才能渡过这些河段。
李泰就是要专门试一下这些急流,如果蒸汽船可以一路逆流而上,那将是造船业最大的进步,以后说不定纤夫这个职业就要消失了。
蒸汽船一直走到天黑才下锚停船,算算时间,差不多走了4个时辰,走了200多里路。
李泰下令停船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返航回长安。
返航时顺水速度更快,刚到午时就到了长安。
此时渭水两岸已挤满了迎接的百姓,个个都为蒸汽船的神速惊叹不已。
若说之前蒸汽车的能力还有点鸡肋,让李泰感觉有点羞愧,此次的蒸汽船则让李泰扬眉吐气。
蒸汽船经过两天的航行,已证明了它的稳定和可靠,这意味着大唐可以按此样式大量制造蒸汽船,依靠隋朝建造的大运河,更为便利地运输货物。
两岸围观的人中有不少商人,个个看着蒸汽船眼热不已,一些手眼通天的大商人已经去找相熟的官员联络感情,看能不能让工部给自己改装一两艘蒸汽船。
李世民带着皇后和几位重臣登船体验了一下,果然速度不凡。
李世民和几位重臣都看到了蒸汽船对大唐漕运能力的巨大提升,尤其是它可以轻松地逆流而上,这是现有的船只无法比拟的。
李世民大喜之下,封李泰为魏王,这比历史上李泰受封早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