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曲解其中意思,说曹操是为了二乔而来。
二乔是东吴有名的美女,一个是孙策之妻,一个是周瑜之妻。曹操觊觎二女,周瑜岂能不怒,周瑜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有了周瑜的支持,主和派就哑了,孙刘联盟顺利达成。
诸葛亮出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轻轻松松就说服东吴联手抗曹,让听众们大叹不愧是卧龙,谋略无双。
周瑜嫉贤妒能,欲害诸葛亮,叫他去聚铁山截曹操的粮道,本意是想借刀杀人。但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稍稍一激,周瑜就怒道:“不用他去,我自引军往聚铁山断曹粮道。”
长安听众笑声不断,笑那周瑜受不得激,还想用计对付诸葛亮,实在是可笑。
但周瑜终究是名将,在三江口水战大败曹军,曹操明白水战是他的弱项,派蒋干劝周瑜投降。
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和张允。
听众们都道这周瑜谋略也,但这种人都被诸葛亮压制得死死的,更显得诸葛亮的智谋无双。
三国听完,又到了论道的时间。
只听天上的仙人说道:“今天的九天论道我们再从物质的三态说起。
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是液体,如果水烧开了,就成了气体,也就是水蒸汽。
水变成水蒸气后它所占的空间是变大还是变小?物质所占空间的大小可以称之为体积,换句话说,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是大了还是小了?”
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老实说还真没有人注意过这个问题。但是常识告诉他们,水蒸气占的空间肯定要远远大过水。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水蒸气的体积远远大过水。到底有多大呢?经过测量,水烧开变成水蒸气后,水蒸气的体积是原来的水的1618倍。”
嘶——
所有听众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心目中已有答案,一致认为水蒸气的体积会更大,但大了一千多倍,这真是怎么都想不到。
李泰兴奋地把这个知识点记了下来,他不知道怎样能测量出水蒸气的体积,但仙人必有他的办法。
这时又听仙人说道:“现在我们在头脑里做这样一个实验,把水封在一个密闭的铁制锅炉里,放在火炉上烧开。这时水蒸气无处可去,只能挤在小小的锅炉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泰拼命地想,水蒸气需要一千多倍的空间,但是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它们就只能拼命地挤在一起,就像元宵灯会时人挤人,四周围都能感受到被人推的力量。难道……
“也许有人已经想出来了,水蒸气在密闭的锅炉中无处可去,只能挤在一起,水蒸气越来越多,挤得就越厉害,这时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平时我们烧开水时,水壶并没有密封,但火力猛,水开得急时,水蒸气也会顶开壶盖,这就说明水蒸气是有力量的。
而在密封的情况下,连顶开盖子的机会都没有,水蒸气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即使是坚固的铁锅炉,也会被水蒸气撑爆,像爆竹一样爆开,而且爆开的威力巨大,足以让旁边的人非死即伤。”
在后世,锅炉爆炸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张妙声特意把后果给大唐的听众讲清楚,就是怕有人去做这个实验,把命都送掉了。
幸好他说了,不然以李泰那种疯狂的性格,还真有可能不加防备就去做这个实验,到时就出大事了。
当然这种事还从没人做过,所以大唐的听众从未想到过小小的水蒸气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把他们认为坚不可摧的铁器给撑爆。
甚至还有一些军中将领在想,能不能根据这个做成武器,到时扔到敌人的队伍中,让爆开的铁器伤敌。
当然他的想法遭到同僚们的鄙视,哪个敌人会傻呆呆地等你把锅炉烧到爆开。
“既然水蒸气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能如何利用它为我们干活呢?最常见的就是做成蒸汽机,蒸汽机可以由蒸汽来推动轮子,用来推动车辆前进,也可以推动船向前行。
力量最小的蒸汽机都抵得上几匹马的力量,而且它是机器,不像马一样会累,可以连续不停的工作,有了蒸汽机,可以抵得过无数的人力畜力,做出人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张妙声给大唐人描绘出美好的前景,他们对蒸汽机更加向往。
“以下的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请诸位记好。
蒸汽机最主要的是锅炉,锅炉有加水口,加水后封好,烧锅炉。
蒸汽从蒸汽锅炉经蒸汽管路和蒸汽分配装置,叫做滑阀,进入汽缸。
汽缸内的活塞在蒸汽压力作用下按次序地自一端到另一端作往复运动。
当活塞的一面在进汽时,废汽从活塞的另一面排出。活塞借活塞杆与连杆的一端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轴相迎接,滑阀是由安装在蒸汽机曲柄轴上的偏心轮来带动的。
当活塞在蒸汽压力作用下向右移动时,滑阀向左移动;当活塞向左移动时,滑阀则向右移动。”
张妙声只是照本宣科地读着蒸汽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还是比较难懂的。
不过蒸汽机也不是简简单单可以做出来的,就算有图纸,制作的工艺、密封的技术等等难题对大唐人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他并不指望着大唐人很快就把蒸汽机做出来,只希望给他们一个研究的方向,只要他们有了正确的方向,总有一天会研究出实用的蒸汽机来的。
看着这些深奥的名词,李泰陷入了沉思,他似懂非懂,似乎有点头绪,但又差了点什么。就在这样的思考下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