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侍中在雒阳也有个宅邸, 面积不大,但胜在规划合理,布局精致, 因此虽然摆设朴素,但住起来也很舒服。
他的阿姊已经嫁了,幼弟也在鸿都门进学, 但即将娶妇是其一,叔父回雒阳叙职时要住在这里是其二, 继母与兄长也计划北上来雒阳, 那自然要有他们的住处是其三。
但现在人都不在, 这空落落的院子里只有沉睡的鸟儿, 噪噪切切的草虫,空对一轮明月,令人无端生出嗟叹之感。
诸葛侍中坐在窗前, 案上难得的放了一壶酒, 他一个人自斟自饮了一杯后, 放下酒杯, 拿起羽扇,正想要到院子里散散心时, 树上的鸟儿忽然惊起, 扑扇翅膀向四方而去。
天气渐暖, 院子里的鸟儿就渐多, 有吃虫的, 有吃果子的,也有吃鸟的,有时还会打成一团,白天是鹰隼, 夜里是鸮鸟,颇为热闹,但这也没什么稀奇。
但今天特别稀奇。
因为树上沉睡的鸟儿不是被鸮鸟惊醒的,而是被一颗鱼头。
鱼头从窗外冉冉升起,小心地盯着他。
诸葛侍中就僵在了那里。
“你不是小先生!”窗外的陆廉不太开心地盯着他,“他已经熟了,不该吓成这样的!”
他的确不是“小先生”,这个比较难解释,当然他也不否认。
……但判断是不是不应该用这个标准,诸葛亮想,这很不恰当。
诸葛亮的生平细想是很奇怪的,他父母早亡,虽然也算是琅琊世家出身,但族中没有什么可仰赖的高官长辈,叔父曾为袁术属吏,后又投奔刘表,被表为豫章太守后,又被朱皓取代。若非陆廉派人来接,叔父凶多吉少,十几岁的诸葛亮前途也堪忧虑。
但陆廉到底为啥会派人千里迢迢去接诸葛亮,这事儿在刘备这边的人心里一直是个谜团:为了诸葛玄的才学?确实是名士,可与孔融在经学上有所往来,但于庶务上也没啥出众的才学啊;
为了诸葛玄的相貌?确实也是好相貌,但直到诸葛玄续弦,陆廉都毫无反应;
为了诸葛玄的勇武?……这个就开玩笑了。
等到诸葛亮过人之处渐渐展露在众人面前时,大家就觉得理所当然了,原来是这么个神童,怪不得!
但诸葛侍中仍然很疑惑。
“亮幼时所制机扩,不过雕虫之技,”他说,“不值将军折节相救。”
她眨眨眼。
“哦。”
诸葛侍中寻了一个新陶杯放在案上,替她倒了一杯酒。
“将军为何如此看重在下呢?”
她又眨眨眼。
“因为你是诸葛亮呀。”
这次换诸葛侍中眨眨眼。
“在下的名字,”他问,“有何典故不成?”
她想了一会儿,很认真地点头。
“当然有典故,”她说,“这名字保值,两千年后还有人夸呢!”
要让一个精通三国的人来夸,那一定是可以从政治军事发明创造全方位多角度地夸夸,但一个对三国不了解的人听到这个名字,那也是可以夸几句的。
可以夸夸智慧,也可以夸夸人品,《出师表》总背过的吧?没背过?!那至少也可以说一句:“肯定是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
赤壁是他打的!草船借箭也是他借的!还有点啥?哦对了!还有扶不起的阿斗硬是被他扶了十几年!
但时间过去得太久了,陆悬鱼记不住这些东西,只好说,反正她就是知道,诸葛亮就是厉害!
就是厉害!是穿越者听到他的名字,心里就会升起一股亲近和信任的那种厉害!
这位大将军是个文辞非常匮乏的讲述者,干干巴巴,比比划划,借助表情和肢体语言也不能将话说得清晰明白,因此说完一遍,想想必须再补充一点,补充过后喝口酒润润嗓子,又觉得前面说的哪一句不太妥当,赶紧再变个说法。
但倾听者是个交际手腕高明又成熟的人,他认真地听,偶尔问一两个短句,似乎很惊奇,但脸上丝毫没有“你在讲什么瞎话?”的质疑。
或许是因为大将军本人已经足够不真实,因此那些听起来也很不真实的,关于“诸葛亮”的传奇也变得真实起来——
一个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在死后数千年依旧拥有这样的声誉。
当陆悬鱼终于将她所知道的可以用来夸诸葛亮的词都堆砌了一遍后,面前这个年轻人沉默了很久。
“将军眼中的小先生,”他微笑着问道,“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想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