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王尚书也许会拿长安修建到高句丽的铁路说事。”
“我便提前提醒您一下。”
“铁路从长安修到营州,共计四千二百里许,征募徭役数五十万人。”
“长安一地,每日五文,并饭一顿。长安之外,每日两文,并饭一顿,只征徭役花销便在百万贯,王尚书可以猜一猜这些花销,是从何地出的?”
之所以长安城附近的徭役要贵一些…是因为长安城的人都见过世面,一天两文真的喊不动,所以价格就提升到了五文。
王珪沉默不吱声。
房玄龄猛地拔高声调,用尽他全身的力气,一张老脸都涨得通红:“王尚书,说!究竟是何地在供养着大唐!”
王珪依旧没说话。
他想编一个都编不出来。
朝堂上都有些沉默,谁都没想到房玄龄竟会在这种事上,如此大发脾气。
片刻之后,程咬金才叹了口气,挠了挠自己的屁股:“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刚开始还真被唬住了。”
“也得亏是玄成不在。”
“不行,今日我就去找他,学学怎么骂人,这憋着也太难受了。”
程咬金摩拳擦掌,他嘴笨学不会骂人,心里又有股子怒气,所以现在就想动手打人了。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胡闹。”
“这里也是能动手的地方?”
程咬金一缩脑袋。
这里不是能动手的地方,那出了这里就可以了?
懂了,等朝会结束就回家准备麻袋去。
房玄龄这时候终于在旁人顺背的情况下,缓过了气来,继续慢条斯理地开口说道:“臣也曾有过王尚书这般的顾虑。”
“长安为何会富庶成这个样子。”
“后来臣想明白了,就是因为正阳公——大唐的富庶,便是他同长孙司空一同弄了琳琅阁开始的。”
“等大通坊的各个工坊建设好了之后,就像点燃的引线一样,蹭蹭冒了起来。”
“可为什么开了工坊后长安就变得富裕起来,臣一直没想明白这点。”
“只得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那就是经济,那就是发展。”
说到这,房玄龄嗤笑一声,看着王珪的脸上充满了厌恶:“大唐现在是空中楼阁?要是让正阳公过来,定要骂你个狗血淋头。”
“在我们看来,长安似乎繁盛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但若是让他来评价,怕只是会丢一句…现在还只是在打基础,没到发展的程度。”
最后这句尹煊的评价并不是房玄龄杜撰的,而是他曾私底下偷偷问过尹煊,继而得到的答案。
这让他每期杂志必看,尤其期待武珝的文章——虽然武珝的文章很少,两三期都不一定能等到一篇。
王珪顿了一下,开口道:“我等不是在商论开办中学、大学之事,缘何要提及正阳公?”
房玄龄瞪圆了眼。
他是没想过王珪竟然能这么无耻,为什么会说起这个话题,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不是你起的头,自己至于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