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威尼斯人来说,挖墙脚是最拿手的商业手段之一,更何况现在的东罗马帝国境内百业萧条加政治混乱,许多有学之士都早已经想要逃离这一片绝望之地。
只不过西欧的天主教对于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徒并不怎么友好,东罗马帝国的这些学者才迟迟没有动身逃往西欧。
而同样信奉东正教的罗斯和保加利亚等地区,则在东罗马人眼中是一片蛮荒之地。
自诩为文明人的东罗马帝国学者,自然也不愿意逃往这些东正教地区。
所以在罗列丹看来,招募东罗马的学者来大明,简直不要太容易。
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就是象征着强大富裕和文明。
相比于依旧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欧洲,对于东罗马帝国的人来说,东方的大明就好似昏黑夜空当中的一座长明灯塔。
只要在经济条件上稍加优待,就能够吸引无数的东罗马帝国学者,前往大明探索幸福和真理。
“尊贵的殿下,你打算给东罗马帝国的学者开出什么样的待遇呢?”
罗列丹觉得招募东罗马帝国的学者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朱瀚对于东罗马帝国和西欧的薪水待遇,自然是没有什么清楚的概念,只能按照大明这边的待遇,做出自己的标准。
“现在大明太学教习,一个月的薪水是五两银子,也就是十个银币,高等教习一个月是八两银子,也就是十六个银币,普通教授是一个月二十两银子。
。
。”
朱瀚对于大明的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体现在教授的课程当中,更是把原本清寒微薄的学者收入给提升了一大截。
尊重知识才能有未来。
现在大明的教习教授等,都是百姓们人人艳羡的高薪岗位。
朱瀚的话刚说完,罗列丹就已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脸上满是羡慕和嫉妒的深情。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明的这些学者,竟然能够拿到如此高昂的薪水。
“尊贵的殿下请相信我,这些东罗马帝国的学者根本不用达到大明学者的薪水水平,只需要有他们的一半,就能够招揽到无数的人才!”
东罗马帝国的财政已经近乎枯竭,根本没有多少钱去供养学者,大明这里没有什么宗教限制,让这些学者来大明,简直不要太容易。
“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去办,无论是天文,物理数学,还是其他的什么学科,都通通把人才挖到大明,这件事情办成以后,我将会考虑给你一个大明的爵位!”朱瀚一脸笑意的说道。
“什么,大明的爵位?!”罗列丹顿时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在大明这几个月,罗列丹可是知道大明的爵位是有多么的尊贵。
哪怕是最低等的开国男爵,所享受的待遇放在欧洲,差不多比一个小国王都要滋润。
而且获得大明爵位之后,就自动获得了大明国民身份,也就是说罗列丹可以凭借大明贵族身份自由的从事商业等活动,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因为外国人的身份受到种种限制。
在得到朱瀚的允诺之后,罗列丹立刻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给朱瀚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挖墙脚套路。
朱瀚对罗列丹提出的这一套方法,那是非常的满意。
罗列丹的方法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先利用商业与东罗马帝国建立起来联系,获取东罗马帝国皇帝约翰五世和国民的信任好感。
罗列丹这个威尼斯人的身份,非常适合帮助大明在与东罗马之间牵线搭桥。
第二步,通过波斯地区向亚美尼亚地区渗透,扶持当地的亚美尼亚王国。
这样就可以帮助大明通过亚美尼亚建立与罗马帝国的直接联系,方便把东罗马帝国的各种人才直接转移到安全通道上。
亚美尼亚位于黑海东岸,东罗马帝国位于黑海西岸,中间是奥斯曼土耳其等几个天方教国家。
亚美尼亚势力弱小,如果能够获得大明的支援,肯定会积极的帮助转移东罗马帝国的移民。
至于第三步,可是在这些移民抵达大明之后,由大明朝廷帮助它们发行各种各样的传记和游记,内容自然是用来记述大明的繁荣,富强,伟大和开明!
只要这些传记能够推广开来,那将来东罗马帝国的各种人才将会把大明视为人间天国。
到那个时候都不需要大明在花费力气主动去招揽人才,只需要坐在家中就能等待这些东罗马帝国的人才主动上门。
朱瀚对于罗列丹的方法非常的满意,当即就拨给了他二十万银币,并且给他派了一百多名手下,两艘最好的快速帆船,尽快前往波斯办理这件事情。
……
应天府,皇宫。
朱瀚把自己向东罗马帝国挖人才的事情,跟老哥朱元章说了一遍之后,朱元章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理解这个举动。
因为在老哥朱元章看来,大明富有天下,不仅是国力富强,更是富有各种各样的人才,犯得着去万里之外挖掘那些蛮夷胡人嘛?
不得不说,朱元章的这个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的大明人。
因为朱瀚的参与,大明的各种科技发展几乎可以用火箭般速度来形容。
作为代表城市的应天府,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朱元章他们看到应天府的变化,自然也都明白大明的科技是有多强。
“哥,这件事情不仅是挖掘东罗马帝国人才的事情,更是为了将来给大明开拓眼界!”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明现在独步天下,但是谁也不能够保证将来这些蛮夷西方人,会不会有崛起超越大明的一天。”
“说实话他们崛起,甚至是赶超大明,这些都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大明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所以把挖掘外部的人才,当成我们获取外部发展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样就不怕大明将来落后而不自知,避免了落后挨打的危险!”
朱瀚的这一篇长篇大论,可算是说到了朱元章的心里头了。
朱元章本来就是一个心思很长的人。
考虑事情好比下棋,普通人能看三步两步,他往往都要往十步上看。
现在朱元章也经常考虑,将来后世子孙会不会有一些人守不住这江山,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