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以东,不多远处,有一庙一观。
庙是破庙,由俗世而来。许是俗世还未回到人间之前,佛道大兴的缘故,就总有或大或小的寺庙随处可见,有些是真正的香火传承,但也有些,是如那日那座逶迤连绵的黑青大山上的破庙一般,乃是一些俗世里的权贵商人,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建,也便香火寥寥,只是不知者众多,方才使其能够在返回人间之后,呈现出一丝十分微不足道的佛蕴在其中。
但这座破庙,对于俗世之人而言,却是传承久远。
只是因为俗世真正回到人间之前的两年动荡,就导致这座一脉香火传承久远的寺庙,沦落到了如今这般凄凉的地步,凡肉眼所能及之处,尽是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只留下一座屋顶漏雨、四面漏风的大雄宝殿,尽管依然能够由自这座大殿之中残留的许多痕迹中瞧出,这座寺庙原本也曾极尽辉煌,却到今日,已经是连匾额都没了去向。
大雄宝殿之中,左右供奉十八罗汉像,完好者寥寥无几,大多都是已经有所缺失,或是少了一条胳膊,或是少了一条腿,以至于其中几座罗汉像,就连脑袋都已经没了踪影。
正中释迦牟尼佛,金身三丈高。
大殿背后设有面北观世音菩萨像,搁在以往的时候,当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却在俗世回到人间之后,便就正对一座原本就在此间的昌荣道观。
道观修行太一道,虽是小门小派,不比当年,却也香火正昌盛。
比起这座只剩半个大雄宝殿的寺庙而言,有如云泥一般。
尤其深夜之时,这屋顶漏雨、四面漏风的大雄宝殿,便更为常人所忌讳。
无他,只因其中上百棺椁。
深夜阴重,常人倘若途径此间,哪怕寺庙原是香火正统,也依然不免觉得阴气森森,是寻常凡人自己吓唬自己也好,或是寺庙之中佛蕴流失,当真已经阴气笼罩也罢,对于这座已经破落如斯的寺庙,城中大多凡人,都是忌讳莫深,以至于就连其中一些有着修行传承,势力顶大的家族中人,在意图出城东行之时,无论白天黑夜,都会远远绕过,选择行走太一道更北的那条路。也正因此,寺庙脚下原本的一条大路,如今就已经彻底荒废,反而是太一道附近的另外一条路,修了又修,宽了又宽,以至于如今道路之宽广,足以容得下十辆车马并头齐行。
毕竟城池虽然是个小地方,却也占地极广,住民繁多,并且民风并不重武,反而重商,尤其越是往东深入,就越是繁荣昌盛,乃贸易之首选,便就导致城池中的许多商贾,需要经常来往于这条道路,加之洞明弟子远行八千里路线恰好途径此间,当中以拦路为生的劫匪山贼为数众多,而太一道位于此间已经不知多少年,门中规矩森严,也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极重民生,辖下地界两百里天下太平,不容丝毫祸乱暗生,又有门中传承太一三元法箓共有七十二卷,分神、人、鬼三部,每部二十四卷,祈禳呵禁,治病驱邪,无不灵验,便更多人愿意出门东行之时,顺道前往太一道奉上一些香火钱,以感恩太一道庇护平安,故而会是如此景象。
洞明圣地辖下地界方圆足有万里之遥,不可能每一处都能细细照顾到。也正因此,势力大小与实力强弱都已经今时不同往日的太一道,就反而在这座城池之中,更加经常被人提到。尤其人间返回俗世之前,太一道在此附近的影响力,甚至已经到了城池中人可以不知洞明圣地,却不能不知太一道的程度。
直至俗世回到人间之后,方才人尽皆知——哦,原来太一道之上,还有圣地洞明。
却也无关紧要。
天高皇帝远,与我何干?
城中居民大多不过寻常凡人,而其他一些略有修为之辈,也不过堪堪步入修行之道,便穷极一生百年之身,也未必能够由自此间走到洞明圣地所在之处,故而无论外界有何消息,城中居民,也不过是耳闻之后,就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便如云泽云温书与那半部《道经》之事,便如人族九大圣地之一的瑶光圣地陨落之事,便如大乘佛寺如今已经更名大乘圣地之事。
若在俗世回到人间之前,诸如此类消息,城中之人根本没有可能能够得知,最多也就掌管坐镇一方的太一道,勉强有机会能够有所耳闻罢了。
今非昔比。
故而城中才有凡人白日做梦,意图前往大乘圣地拜师求道,以望改命。
就连破庙里方才十二三岁的小和尚,都险些踏上北行之路。
所幸是终于想通了,也是被人说通了,方才终于放下远行求道之心,于深夜之时由自隔壁太一道出来,匆匆忙忙返回破庙,趁着子时之前,终于返回大雄宝殿,在众多棺椁之前,于释迦牟尼佛金身前上香叩拜,是奉行师父临终所言,早晚三炷香,早晚三叩首,不得有分毫疏忽。
小和尚眉清目秀,虔诚跪在蒲团上,双目紧闭,双手合十,紧张无比。
“弟子性空,险些误入歧途,北上追大乘圣地而去,罪过,罪过,所幸隔壁太一道师傅极力劝阻,方才未曾不可挽回。故而于今日晚,弟子性空险些误了上香时辰,还望上尊释迦牟尼佛,能够看在弟子迷途知返的份儿上,饶恕弟子此番。从此往后,日日早晚三炷香,日日早晚三叩首,弟子必不敢再有疏忽。”
言罢,自称性空的小和尚,便深深叩首在地。
随后直起身来,又重复念叨着同一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