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小鬼的出现与消失,相当匆忙,甚至匆忙到天穹上那被佛光照破的乌云,还没能来得及重新聚拢,事情就已经尘埃落定。
但说是尘埃落定,却也不是尘埃落定。
云泽望着瘦弱小鬼消失的方向,眉关紧蹙。
依附于一棵羸弱茅草而生的小鬼,在本质上其实是与度朔山上,那依附于院子里一棵老桃树为生的陶老爷子,以及真身不知是在何处,但却依附于一棵忘忧草而成的木灵儿一般,都是邪祟木魅的一种。而越是这样的邪祟,就越是会被画地为牢,当然这所谓的画地为牢,其实范围很大,但终归也是有着一个极限,会因为自身修为境界的高低不同,就导致范围的大小不同。可无论这个范围是大是小,都还是要以自己的本体所在为中心,便如云温裳相赠的那部《百鬼图录》之中记载,本为忘忧草的木灵儿,就只能在本体周遭千里之内的范围随意活动,而一旦超出这个距离,距离越远,对其伤害就越大,极限便是一千五百里,倘若已经达到极限却还要往前走,便会直接消散,连鬼都做不成。
凡木魅邪祟者,局限都是极大。
皆因此类邪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外物存在,方才能够迫使那些已死的灵魄,无论怨气是否极重,无论戾气是否难消,都可以无视天道规矩,不必非得前往阴间,而是作为邪祟的一种,可以继续留存人间,甚至因为外物作为本体存在的关系,就哪怕修为境界不足入圣,亦可提前诞生心头血,用以欺瞒天道,从而能够做到形同活人一般,可以安稳修行。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此乃天道循环往复之理。
度朔山上的木灵儿,之所以修为境界还未入圣,就已经能够诞生心头血,就并非是因其本体曾经侥幸沐浴过某种杨枝甘露,而是因其本为木魅,方才如此。
至于方才那只瘦弱小鬼,因为修为境界还不算高的缘故,就肯定不曾诞生心头血,但也正是因此,那只瘦弱小鬼,才会被老僧察觉到一身鬼气阴气,从而迫其现行。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修为境界不算很高的缘故,小鬼能够自由活动的范围,就必然很小很小,具体多大云泽不清楚,却肯定比不了木灵儿的极限一千五百里,更比不了陶老爷子的极限一万五千里,甚至很有可能就连这座黑青大山都无法走遍。
但直接就将本体也连根拔起,实在是太过冒险。
尤其那棵茅草还十分羸弱。
因为黑青大山本质上乃是一座石山的缘故,在加上此间破庙原本的风水格局其实相当凶煞,瘦弱小鬼的形成与出现,虽然与之脱不开关系,但有得有失,也正是因为风水格局的极端凶煞,才会导致茅草羸弱不堪,以至于此番过后,那瘦弱小鬼又是否还能活得下来,都尚且是个未知数。
倘若小鬼死了,在未曾造孽的情况下,对于佛门而言,又是否算得上是妄造杀孽?
云泽转头看向自从小鬼逃走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僧。
其实这位来自大乘佛寺的老僧,是有意想要将这从未造过任何杀孽的小鬼带在身边,毕竟此间相逢,也是机缘造化所致,便予以教化,授予大道,就或可能为人间抹除一个潜在的祸患,从而间接拯救许多无辜之人的生命,而另一方面,对于老僧而言,教化一只先天是与阳间大道背道而驰的木魅小鬼,也必然会有功德在身,多寡不知,却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
只可惜,小鬼跑得太快,老僧一番话已经到了嘴边,却也只得无奈咽下。
但所谓功德,老僧其实不太在意,尽管人间自有气象万千,就哪怕大乘佛寺同一佛门之中皆为出家僧人,以至于长老太上之中,也有六根不净之人,甚至就连佛道修行与境界修行呈现此消彼长之势者,也比比有之。但身为一方圣人的老僧,却是佛道修行与境界修行一荣俱荣,一辱具辱。
也正因此,就哪怕已经错失了一场很有可能事关极大功德的机缘造化,老僧也根本不曾放在心上,而唯一会被老僧在意的,则是方才那只木魅小鬼逃走之前,瞪他的那一眼。
愤懑,阴狠,显然已经戾气暗生,仇根深种。
“一念善,一念恶,一念花开,一念花落”
老僧深深一叹,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
云泽与穆红妆面面相觑。
老僧长长吐出一口气,苦笑道:
“佛门经中言来: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此为因缘。而世界万物的不断变化、发展,则必然有因、有缘,而后才有造化之果,此为因缘造化之本意。然而缘起缘落,总在一念之间。一念善,一念恶。善恶一念,觉迷一念,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度人既是度己,度己乃为度人。度人先度己,度众亦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