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桑满脸为难:“我过不去呀。”
那人起了心思,就道:“你帮我算算,我挑过来八十一斤草药,能换多少高粱米”
陈家湾的人头一年种草药,都不敢种太多,种的少的人家才一块地。
就算种得多,也才二三亩地。
陈小桑心里默默算好价钱,问那人:“高粱米现在多少钱一斤了呀?”
“收价二十文。”
陈小桑盘算了好一会儿,才道:“可以换四十斤半高粱米。”
四十斤半高粱米,够吃几天了。
那人很满意,毕竟家里没什么肥力的地空着也是空着,拿来种点药草还能换粮食,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种这个草药不用像种粮食那般伺候,栽到地里就可以不管了,最多隔个把月除一会草。
旁边人惊了:“高粱米还要二十文一斤我前天去粮铺问价,麦子才二十六文一斤呐!”
“麦子价钱降得快啊,之前不是三十文么”
一个老汉应道:“这不是买麦子的人少,咱们卖的人多了么。”
免税粮的告示贴出来第二天,麦子每斤便宜了二文钱,这些天一直在降。
“唉,要是麦子降得跟高粱米一个价钱,我就买麦子磨面吃得了。”
说是这么说,谁都知道小麦不会跟高粱米一个价。
陈小桑听得起劲儿,问他们:“粗粮降价了么?”
“没怎么降。”
“我纳闷儿了,不是秋收完了么,怎么粗粮价钱一点不降呢”
按理说,秋收完,不少农户手头粮食多了,就要考虑卖粮食换钱了。
可今年粮铺收的粗粮少,反倒是粗粮的价钱不动弹。
陈小桑盘算了下,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
“今年咱们吃不饱,粗粮价钱贵,等明年年成好,粮食多了,粮价又得下来,唉,咱们日子不好过呀。”
众人纷纷摇头。
总是不能让他们如意。
陈小桑脆生生安慰他们:“年成好不会饿肚子嘛。”
“这倒也是,吃饱了总比饿肚子强。”
“你们这些人,真是连个小丫头都不如。”一个老汉鄙视众人。
陈小桑不觉得这是夸奖她。
她很郑重道:“我是读书人,不是普通小丫头。”
村里人乐呵了:“对对对,我们小桑是读书人。”
“小桑啊,你帮我算算,我这能换多少粮食”
后头众人闲着也是闲着,纷纷等着陈小桑算账。
陈小桑算得起劲,在众人裹挟着她往前时,还帮着众人算了个大致的斤两。
他们在家里就称过了,心里有谱。
等五个树过秤时,差不多就过了,若是差个一两斤,他们就得要求五个树重新称了。
陈小桑跟着众人一路说话,直到端端正正坐在桌子上打算盘的沈大郎看到她。
沈大郎一眼在人群里瞅见她,看看她周围围着的人,他脸都黑了。
上半身绕过桌子,右手准确地抓住人群里的陈小桑,抓住她后背的衣服,一把将她拎起来,放到自己身后。